崐
拼音
kūn笔顺
丨 ㇄ 丨 丨 𠃍 一 一 一 𠄌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kūn的字 拼音为kun的字基础解释
1.〔~崘(lún)〕同“崑崙”,山名。 2.同“崑”。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崐-中草药辞典【读音】kūn
【繁体】崐
崐kūn1.同"崑"。2.〔~崘〕同"崑崙",山名。
1、崐讀音:公渾切,音昆,元韻。釋文:
❶~崘。丘名。《爾雅釋丘》:三成爲~崘丘。
〔注〕:~崘山三重故以爲名。
〔疏〕:~崘山記云。~崘山一名~丘。三重高萬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其西系起於後藏極西北之陲。東趨靑海爲中系。由此而入中國本部爲東糸。至揚子江下游盡處爲止。凡七千四百七十里。
〔按~崘。漢書揚雄通作昆侖。說文新附作崑崙〕。
〔又〕:古國名。《書禹貢》:織皮~崘。《傳》: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內。
〔按王肅疏云。~崘在臨羌西。當在今靑海境〕。
❷~山。縣名。梁置。屬吳郡。卽今江蘇~山縣。
2、崑釋文:同崐。見《正字通》。
3、昆讀音:公渾切,音崐,元韻。釋文:
❶同也。从日。从比。見《說文》。《段注》:从日者明之義也。亦同之義也。从比者同之義。
❷後也。《書大禹謨》:~命于元龜。《傳》:~、後也。
❸後~。子孫後世也。《書仲虺之誥》:垂裕後~。
❹~孫。來孫之子也。《爾雅釋親》:來孫之子曰~孫。
❺兄也。《詩葛藟》:謂他人~。
❻盛也。見《廣雅釋詁》。
❼貫也。見《釋名釋親屬》。
❽山名。同崑。《淮南詮言》:~山之玉。
〔注〕:~山、~侖也。
❾蟲名。《大戴記夏小正》:~小蟲抵蚳。《傳》:~者、眾也。
❿獸名。《漢書百官公卿表》:牧槖~蹏令丞。
〔注〕:師古曰。~、獸名。應劭曰。~蹏、好馬名。
⓫~彌。西域國名。《後漢杜篤傳》:獲~彌。
⓬~吾。古諸侯名。《詩長發》:~吾夏桀。《傳》:~吾已姓。
〔又〕:邱名。《山海經海內經》:有九邱曰~吾之邱。
〔又〕:龍劍也。《列子湯問》:西戎獻~吾之劍。
⓭~明。池名。〔杜甫詩〕:~明池水漢時功。〔在今陜西長安縣〕。
〔又〕:滇池、一名~明池。在今雲南~明縣。
⓮~布。海中植物。可充蔬食。兼可入藥。俗謂之海帶。見《本草綱目》。
⓯姓也。戰國有賢者~詳。
⓰通混。《詩釆薇序》:西有~夷之患。《文釋》:~、本又作混。古門反。
4、昆讀音:胡昆切,音魂,元韻。戶衮切,阮韻。釋文:人名。漢有屬國公孫~邪。
5、昆釋文:同渾。《太玄中》:~侖旁薄。〔亦作渾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