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比不登
拼音
suì bǐ bù dē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uì的字 拼音为bǐ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dēng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de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岁:年成。
比:接连。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登:谷物成熟。
词典解释
岁比不登-中华成语大词典岁比不登
【拼音】:suì bǐ bù dēng
解释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出处
《汉书·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示例
壬寅,以诸路~,免今年田租、丝银。 ★《元史·世祖纪七》
近义词
比岁不登、比年不登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农业欠收
同:歲比不登
出处
引证
明-宋濂、王祎等--《元史·世祖纪七》:壬寅,以诸路岁比不登,免今年田租、丝银。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乾道正丞相官名本末》:江、湖、淮南,岁比不登,民多流离。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上一》:《宋史·食货志上一》:“岁比不登,今春时雨,农民桑蚕、谷麦,众作勤劳,一岁之功,并在此时。”
清-张廷玉等--《明史·余子俊传》:然是时,岁比不登,公私耗敝,骤兴大役,上下难之。
故事
明-宋濂、王祎等--《元史·世祖纪七》:壬寅,以诸路岁比不登,免今年田租、丝银。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乾道正丞相官名本末》:江、湖、淮南,岁比不登,民多流离。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上一》:《宋史·食货志上一》:“岁比不登,今春时雨,农民桑蚕、谷麦,众作勤劳,一岁之功,并在此时。”
清-张廷玉等--《明史·余子俊传》:然是时,岁比不登,公私耗敝,骤兴大役,上下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