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制
拼音
tún tián z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ún的字 拼音为tián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tun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汉以后利用军民垦荒以取得给养和税粮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汉文帝听从晁错建议,募民实边,为民屯之始。汉武帝令戍兵在西北边境屯田,为军屯。曹操于公元196年在许下募民屯田。唐宋民屯又称营田。明代盐商在边郡募民垦种,以所得粮草换盐,称盐屯为商屯。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屯田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屯田制ㄊㄨㄣˊ ㄊㄧㄢˊ ㄓˋtún tián zhì漢代以來,政府利用軍隊或農民墾種土地,徵取收成做為軍餉的制度,稱為「屯田制」。分軍屯、民屯、商屯。《明史.卷七七.食貨志一》:「屯田之制。曰軍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萬戶府,寓兵於農,其法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