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小蒜

拼音

xiǎo suàn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ǎo的字 拼音为suàn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suan的字

基础解释

我国原生的一种蒜。根茎均较大蒜为小,故名。味辛辣。古人作为调味品。上古已人工栽培。

详细解释

  1. 我国原生的一种蒜。根茎均较大蒜为小,故名。味辛辣。古人作为调味品。上古已人工栽培。

    汉 崔寔 《四民月令·四月》:“布穀鸣,收小蒜。”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蒜,卵蒜也,俗人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许子共为一株,籜幕裹之,名为胡蒜,尤辛於小蒜,俗人呼之为大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蒜》﹝集解﹞:“家蒜有二种:根茎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茎俱大而瓣多,辛而带甘者,葫也,大蒜也…… 孙愐 《唐韵》云:‘ 张騫 使西域,始得大蒜种归。’据此则小蒜之种,自蒚移栽,自古已有。”参见“ 五荤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小蒜-

小蒜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
Xiǎo Suàn
【别名】
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萆本。外形与大蒜相似而较小,与大蒜的显着不同之点:鳞茎细小如薤,仅有1个鳞球,不如大蒜由多数鳞瓣合成。
【生境分布】
野生。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性味】
辛,温。①《别录》:辛,温,有小毒。②陶弘景:味辛,性热。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⑤《随息居饮食谱》:下气,止痛,杀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鲜者捣汁0.5~1两)。外用:煎洗或捣敷。
【注意】
阴虚火旺及日疾、口齿咽喉诸患忌服。①《日用本草》:脚气风病人及时病后忌食之。②《随患居饮食谱》:发风损目,病后忌之。
【附方】
①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小蒜一升,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补缺肘后方》)②治霍乱转筋,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小蒜一升,捣取汁三合,顿服之。(《补缺肘后方》)④治心痛不可忍,十年五年者:小蒜,酽醋煮,顿服之,取饱,不用着盐。(《兵部手集》)⑤治卒阴痛如刺,汗出如雨:小蒜、韭根、杨柳根各一斤。上三味合烧,以酒灌之,及热以气蒸之。(《千金方》)⑥治恶核肿结不肯散者:吴茱萸、小蒜等分,合捣敷之。(《补缺肘后方》)⑦治蛇毒:捣小蒜,饮汁,以滓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摘录】
《*辞典》

小蒜-汉语大词典

小蒜我国原生的一种蒜。根茎均较大蒜为小,故名。味辛辣。古人作为调味品。上古已人工栽培。
●汉崔寔《四民月令·四月》:“布谷鸣,收小蒜。”
●晋崔豹《古今注·草木》:“蒜,卵蒜也,俗人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许子共为一株,箨幕裹之,名为胡蒜,尤辛于小蒜,俗人呼之为大蒜。”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蒜》﹝集解﹞:“家蒜有二种:根茎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茎俱大而瓣多,辛而带甘者,葫也,大蒜也……孙勉《唐韵》云:‘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种归。’据此则小蒜之种,自蒚移栽,自古已有。”
参见“五荤”。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小蒜的反义词 小蒜的近义词 小蒜的同音词 蒿子 苦菜 白蒿 芥菜 荠菜 香椿 椿芽 蒜苗 小蒜的小是什么意思 小蒜的蒜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小蒜的词语
  • 小能组什么词
  • 小能组什么词语
  • 小可以组什么词
  • 小可以组什么词语
  • 小字可以组什么词
  • 小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小字能组什么词
  • 小字能组什么词语
  • 小字开头的成语
  • 小字结尾的成语
  • 蒜能组什么词
  • 蒜能组什么词语
  • 蒜可以组什么词
  • 蒜可以组什么词语
  • 蒜字可以组什么词
  • 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蒜字能组什么词
  • 蒜字能组什么词语
  • 蒜字开头的成语
  • 蒜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