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受大走
拼音
xiǎo shòu dà zǒ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ǎo的字 拼音为shòu的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zǒu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zou的字基础解释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详细解释
- 【解释】: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 【出自】:《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按字解释
小:指小的事物。
受:接受,承受。
大:与“小”相对。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走:逃跑;逃奔。
词典解释
小受大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小受大走ㄒㄧㄠˇ ㄕㄡˋ ㄉㄚˋ ㄗㄡˇxiǎo shòu dà zǒu父母處罰,若是輕打就接受,若是重打則逃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於不義。參見「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條。《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小受大走,直將代孟母投梭。」
小受大走-中华成语大词典小受大走
【拼音】:xiǎo shòu dà zǒu
解释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示例
~,直将代孟母投梭。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
近义词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对父母的态度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引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小受大走,直将代孟母投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昔虞舜事父,大杖则走,小杖则受。
故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小受大走,直将代孟母投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昔虞舜事父,大杖则走,小杖则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