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身之地
拼音
róng shēn zhī d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óng的字 拼音为shēn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dì的字 拼音为rong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di的字基础解释
指安身的地方。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容身:安身。
之: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地: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词典解释
容身之地-中華語文大辭典容身之地容身之地ㄖㄨㄥˊ ㄕㄣ ㄓ ㄉ丨ˋrónɡshēnzhīdì棲身的地方。也作「容身之所」。[例]天下之大,竟無我~。
容身之地-中华成语大词典容身之地
【拼音】:róng shēn zhī dì
解释
容身:安身。指安身的地方。
出处
北周·庾信《小园赋》:“若夫一枝之上,巢夫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示例
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出处
引证
南朝-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若其罪迹炳明,文字有证,非但显戮司败,以正国典,普天之下,自无容身之地。
明-罗贯中-四十三回-《三国演义》: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
宋-叶适-卷二四-《习学记言》:光武以王郎猝起,其下不知所措,若扳两郡兵自送长安,长安固不可得至,就便得至,光武岂复有容身之地哉?
明-罗贯中-二八回-《三国演义》: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
现当代-曲波-二九章-《林海雪原》:敌人在这块地面是立不住脚了,可以说没有他容身之地。
故事
南朝-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若其罪迹炳明,文字有证,非但显戮司败,以正国典,普天之下,自无容身之地。
明-罗贯中-四十三回-《三国演义》: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
宋-叶适-卷二四-《习学记言》:光武以王郎猝起,其下不知所措,若扳两郡兵自送长安,长安固不可得至,就便得至,光武岂复有容身之地哉?
明-罗贯中-二八回-《三国演义》: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
现当代-曲波-二九章-《林海雪原》:敌人在这块地面是立不住脚了,可以说没有他容身之地。
造句
接龙
地覆天翻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云龙风虎 虎踪猫迹组词
近义词
róng shēn zhī dì
1、[安身之地]ān shēn zhī dì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反义词
róng shēn zhī dì
1、[无家可归]wú jiā kě guī
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2、[流离失所]liú lí shī suǒ
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3、[离乡背井]lí xiāng bèi jǐng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