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拼音
shěn笔顺
丶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丨“宀”宽于下部,点画居中。下部长竖对准上点,框形上宽下窄,横画均匀,竖画正直,居中。
同音字
拼音为shěn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基础解释
1.详细;周密:详~。~慎。 2.审查:~稿。~核。 3.审问;讯问处理案件:~讯。~判。 4.知道:未~近况如何? 5.文言副词。的确;果然:~如其言。详细解释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审,谓详观其道也。——《荀子·非相》
闻而审,则为福矣。——《吕氏春秋·察传》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审时(详察时令);审物(详察物情);审形(详察实情);审决(审察决定);审机而行(详细、周密地进行分析研究,把握好时机再行动);审别(审察辨别);审势(审察形势)
知道,知悉
审,知也。——《类篇》
审矣,何足怪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君子审礼。——《史记·礼书》
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三国演义》
又
今投使君,共图大事,未审尊意如何?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审悉(详细了解)
审核,审查,检查核对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审考(审查);审合(审查验证);审决(审查决定);审覆(审查;审察);审释(审查释放);审端(检查修正);审分(审定名分、职分);审律(审定乐律);审音(审定字的读音)
审讯;审判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审断(审判裁决);审究(审问查究);审拟(审问拟罪);审鞫(审讯);审录(审讯);审语(审判结论);审质(审问)
询问,打听清楚
十一娘亦审里居。——《聊斋志异》
真实;确实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 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详尽,仔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清· 刘开《问说》
又如:审观(仔细观察);审图(周密谋划;仔细考虑);审画(填重筹划);审度(详细考量);审顾(仔细察看);审虑(仔细考虑);审详(仔细审察);审酌(仔细斟酌);审注(仔细观察;细看);审求(仔细探求);审谋(周密谋划);审省(详细省察);审稽(详细考查);审说(详细解说);审辨(审慎辨别);审当(周密而确当)
慎重,小心谨慎
言审莫过圣人。——王充《论衡》
又如:审练(审慎精细)
确切
称言命者,有命审矣。——王充《论衡》
又如:审期(确切的日期)
正,不偏斜
本不审,虽尧舜不能以治。——《吕氏春秋》
固定;安定
故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庄子》
〈动〉
〈副〉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审-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審
审-漢語大字典审
“審”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ěn
1、[审视]shěn shì
仔细看;认真端详。
2、[审时度势]shěn shí duó shì
研究时机,估量形势。度(duó):揣度,推测。
3、[审问]shěn wèn
审讯。
4、[审理]shěn lǐ
审查处理(案件):依法~。这一案件的~工作正在进行。
5、[审阅]shěn yuè
审查阅读:~制订的方案。~各单位送来的报告。
6、[审核]shěn hé
审查核定(多指书面材料或数字材料):~经费。~预算。
7、[审批]shěn pī
审查批示(下级呈报上级的书面计划、报告等):报请上级~。
8、[审查]shěn chá
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提案。~经费。~属实。
9、[审判]shěn pàn
审理和判决(案件)。
10、[审计]shěn jì
独立的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检查,搜集必要证据,对这些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实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示意见。
11、[审议]shěn yì
审查讨论:将计划草案提交大会~。
12、[评审]píng shěn
1.评议审查:~员。~验收。~文艺作品。 2.担任评审工作的人:这次大奖赛共有九名~。
13、[审美]shěn měi
领会或鉴赏物品、风景或艺术品等的美:~观。~能力。
14、[一审]yī shěn
第一审的简称。
15、[庭审]tíng shěn
法庭审理:进行~。~笔录。
16、[初审]chū shěn
1.初次审查:~合格。 2.法律上指预审人员对被告人进行第一次审讯。
17、[复审]fù shěn
再一次审查:稿子初审已过,有待~。
18、[审慎]shěn shèn
周密而谨慎:~地考虑。
19、[审讯]shěn xùn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犯罪嫌疑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实。
20、[审定]shěn dìng
审查决定:~计划。
21、[二审]èr shěn
第二审的简称。
22、[陪审]péi shěn
由非职业审判人员参与协助法庭审理案件的制度。起源于古代雅典和罗马,12世纪盛行于英国。有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适用于英美法系。与中国的人民陪审员不同,中国的人民陪审员是合议庭组成成员方式之一。
23、[审题]shěn tí
做文章或答题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
24、[受审]shòu shěn
接受审讯:到庭~。
25、[审稿]shěn gǎo
审稿是编辑人员的一种职能,编辑人员对作者创作的文字、图像等材料(原稿)为对象所进行的判断、鉴定和评价工作(对于译稿的审稿,主要是鉴定译文的质量),由审读、写审读报告两部分组成。又称审读。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关键,是决定图书质量的重要步骤。
26、[终审]zhōng shěn
1.法院对案件进行最后一级的审判:~判决。 2.对影视、音像作品或书刊稿件进行最后一级的审查:~定稿后即可发稿。
27、[候审]hòu shěn
(原告方、被告方)等候审问:出庭~。
28、[政审]zhèng shěn
政治审查:干部~。~合格。
29、[预审]yù shěn
先于人民法院审理,在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讯问。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预审部门进行。
30、[再审]zài shěn
重新审查。 法院发现已经审理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确有错误时,依法重新审判。
31、[审验]shěn yàn
审核查验;审查检验:~驾驶证。~商店的注册资金和经营范围。
32、[审结]shěn jié
审理结束,做出判决:这一刑事案件已经~。
33、[送审]sòng shěn
方案等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审查:~稿。
34、[编审]biān shěn
1.编辑和审定:~稿件。 2.做编审工作的人。
35、[原审]yuán shěn
对案件进行第二次审判时,称前一次审判为原审。
36、[重审]chóng shěn
原审法院的判决在第二审程序中被上级法院撤销而重新审理。
37、[监审]jiān shěn
监督,审查,负责监审的人。
38、[审校]shěn jiào
审查校订(书刊内容)。
39、[会审]huì shěn
1.会同审理(案件等)。 2.会同审查:~施工图纸。
40、[提审]tí shěn
1.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依法提归自己审判的一种审判程序。 2.将在押犯人提出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