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
拼音
yí笔顺
丶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一“宀”点画居中,横钩长短适中。下部两竖向笔画正直,框的宽窄合理,横画排布均匀,底横要长。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1.合适:相~。适~。权~之计。因地制~。 2.应当(今多用于否定式):事不~迟。 3.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 4.姓。详细解释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煮熟可吃的肉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适宜的事
丰收 。
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通“仪”。法度,标准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通“谊”( 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 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当然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大概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形〉
〈名〉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宜-中華語文大辭典宜丨ˊyí1.適合;適當。[例]合~|動靜皆~|用舍失~|因時制~。2.合適於。[例]景色~人|這城市最~居住。3.應該;應當。[例]事不~遲|冤家~解不~結。4.〈書〉當然;無怪。[例]~其無往而不利。5.姓。
宜-漢語大字典宜
《説文》:“宜,所安也。从宀之下,一之上,多省聲。ࡪ/܌古文宜。㝖,亦古文宜。”商承祚《説文中之古文考》:“宜与俎為一字。”“甲骨文、金文皆象肉在俎上之形。”
yí 《廣韻》魚羈切,平支疑。歌部。
(1)菜肴。《爾雅·釋言》:“宜,肴也。”邢昺疏:“謂肴饌也。李巡曰:‘飲酒之肴也’。”又指烹调菜肴。《詩·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宜之。”鄭玄箋:“所弋之鳧鴈,我以為加豆之實,與君子共肴也。”
(2)祭名。祭祀土地之神。《爾雅·釋天》:“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而後出,謂之宜。”邢昺疏:“其祭之名,謂之為宜。”《書·泰誓上》:“類于上帝,宜于冢土。”孔傳:“祭社曰宜。”《禮記·王制》:“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鄭玄注:“類、宜、造,皆祭名,其禮亡。”《資治通鑑·隋煬帝大業八年》:“宜社於南桑乾水上,類上帝於臨朔宫南。”
(3)适宜的事。《爾雅·釋詁上》:“宜,事也。”《禮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三國魏嵇康《述志詩二首》之一:“悠悠非我匹,疇肯應俗宜。”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方今之弊,可謂衆矣!救之之道,必有本末,所施之宜,必有先後。”
(4)相称;适当。《玉篇·宀部》:“宜,當也。”《詩·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朱熹注:“宜,稱。”《吕氏春秋·當賞》:“主之賞罰爵禄之所加者宜,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用矣。”高誘注:“宜,猶當也。”朱自清《看花》:“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
(5)应当;应该。《詩·邶風·谷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元史·王利用傳》:“酒宜節飲,財宜節用。”
(6)副词。1.当然。《左傳·文公元年》:“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國語·晋語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慾無藝,略則行志,假貸居賄,宜及於難。”2.大概。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宜,猶殆也。”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宜字,意計而未定之辭。”《左傳·成公二年》:“夫子有三軍之懼,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將竊妻以逃者也。”《漢書·律曆志》:“今陰陽不調,宜更曆之過也。”宋王安石《與馬運判書》:“私竊度之,京師兵食宜窘,薪蒭百穀之價亦必踊。”
(7)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且”。清吴昌瑩《經詞衍釋》卷五:“宜,猶且也。”《詩·大雅·假樂》:“穆穆皇皇,宜君宜王。”陸德明釋文引作“且君且王”云:“一本且,並作宜字。”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吕氏春秋·振亂》:“世主恣行,與民相離,黔首無所告愬。世有賢主秀士,宜察此論也,則其兵為義矣。”许维遹集釋:“宜,猶如也。”
(8)助词。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宜,助語詞也。《詩·螽斯》曰:‘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宜爾子孫’,爾子孫也。”晋木華《海賦》:“其為廣也,其為怪也,宜其為大也,爾其為狀也。”
(9)古州名。《集韻·支韻》:“宜,州名。”1.唐乾封中置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廣西四·慶遠府》:“慶遠府,古百粤地,秦屬象郡,漢為交趾……唐武德中置粤州,乾封中改為宜州。”2.南朝梁末置,治所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四·荆州府》:“夷陵州,春秋戰國時楚地,秦屬南郡……晋宋齊并為宜都郡,梁末兼置宜州。”3.辽置,治所在今辽宁省义县。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八·遼東都指揮使司》:“義州衛,秦漢遼西郡地……遼置宜州崇義軍。”
(10)姓。《廣韻·支韻》:“宜,姓。出《姓苑》。”《通志·氏族略四》:“宜氏,隋西南夷有宜繒、宜林。《左傳》陳大夫宜咎。”《續通志·氏族略六》:“宜,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í
1、[适宜]shì yí
合适;相宜:浓淡~。气候~。应对~。
2、[宜室宜家]yí shì yí jiā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3、[相宜]xiāng yí
适宜:他做这种工作很~。刚吃过饭就剧烈运动是不~的。
4、[宜人]yí rén
适合人的需要、心意等:景色~。
5、[不宜]bù yí
不适宜:这块地~种植水稻。解决思想问题要耐心细致,~操之过急。
6、[事不宜迟]shì bù yí chí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7、[权宜]quán yí
暂时适宜;因时因事地变通:~之计。
8、[便宜]biàn yí
便利;方便合适。
9、[事宜]shì yí
关于事情的安排、处理(多用于公文、法令):商谈呈递国书~。
10、[宜家]yí jiā
《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 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者,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后因以称家庭和睦。唐 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天生淑德,实俾宜家。特能柔顺,深弃骄奢。”宋 张孝祥《丑奴儿·张仲钦生日用前韵》词:“伯鸞 德耀 贤夫妇,见説宜家。”清 洪楝园《后南柯·辞职》:“织成双锦字,送出七香车,宜室宜家,玉镜臺遇 温郎 也应留下。”
11、[得宜]dé yí
适当:措置~。剪裁~。
12、[宜于]yí yú
适合于某一方面。
13、[合宜]hé yí
合适:由他担任这个工作倒很~。
14、[分宜]fēn yí
1.县名。属 江西省。宋 雍熙 年,分 宜春 等十一乡置县,故名“分宜”。参阅《太平寰宇记·袁州》。 2.明 奸相 严嵩,江西 分宜 人。世多以“分宜”代称之。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郑端简公 为大司寇时,知 分宜 必败,不欲以一名刺留其记室。”清 吴学濂《杨椒山公祠》:“阶前请铸 分宜 像,斫地行人共激昂。”
15、[失宜]shī yí
不适宜,不妥当:处置~。
16、[宜便]yí biàn
便利。
17、[遗宜]yí yí
失当;不适宜。
18、[宜当]yí dāng
1.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犹应当。 2.谓恰切,适当。
19、[衆宜]zhòng yí
谓众人之所宜。《庄子·天地》:“方且应众宜。”《庄子·外物》:“官事果乎众宜。”《淮南子·本经训》:“斟酌万殊,帝薄众宜。”高诱 注:“众,物;宜,适也。”
20、[随宜]suí yí
1.犹随即。《后汉书·质帝纪》:“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 2.便宜行事。谓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 3.随意,不经意。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王利器 集解:“‘随宜’,即《歷代名画记》所言‘随意’。”唐 元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四十韵》:“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 4.等闲,平平常常。《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园人叉手具分披:‘园主富贵不随宜,现是东宫皇太子,每日来往自看之。’”蒋礼鸿 通释:“这里应解释作等闲,‘不随宜’意即非同小可。” 5.随便,马马虎虎。宋 梅尧臣《送薛氏妇归绛州》诗:“随宜具奩箱,不陋復不鄙。”宋 陈师道《放歌行》之二:“説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6.到处都适宜,无处不宜。元 牟巘《溪边钓船》诗:“莫出前溪去,随宜下钓钩。”
21、[等宜]děng yí
相应合宜的等级。
22、[物宜]wù yí
指事物的性质、道理、规律等。
23、[诸宜]zhū yí
各项事宜。
24、[宜辽]yí liáo
即 宜僚。《淮南子·主术训》:“市南 宜辽 弄丸,而两家之难,无所关其辞。”参见“宜僚”。
25、[宜民]yí mín
谓使民众安辑。
26、[宜笑]yí xiào
适宜于笑。指笑时很美。《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皓齿粲烂,宜笑的皪。”三国 魏 曹植《七启》:“红颜宜笑,睇眄流光。”隋 江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歛。”元 张昱《西湖漫兴》诗:“玉局 当年为写真,西施 宜笑復宜顰。”
27、[从宜]cóng yí
采取适宜的做法;怎么适宜便怎么做。
28、[宜未]yí wèi
应该不。宜:应该,应当。未:没有;不。
29、[珍宜]zhēn yí
犹珍重,保重。
30、[偏宜]piān yí
最宜;特别合适。
31、[指宜]zhǐ yí
犹阐明。
32、[宜然]yí rán
应该这样。
33、[形宜]xíng yí
指按照形势所应注意之事。
34、[天宜]tiān yí
谓合于天道。
35、[宜用]yí yòng
应恰当采用。
36、[宜乘]yí chéng
胸下有旋毛的骏马。
37、[谐宜]xié yí
适宜。
38、[地宜]dì yí
1.谓土地之所宜。不同的土质适宜于不同生物的生长。 2.地理之所宜。指地理环境或条件。
39、[宜适]yí shì
谓恰当、适中;符合标准。
40、[宜修]yí xiū
修饰合宜。谓形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