宊
拼音
tū笔顺
丶 丶 ㇇ 一 丿 ㇏ 丶同音字
拼音为tū的字 拼音为tu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突”。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宊-中華大字典1、宊讀音:他骨切,音辌,月韻。釋文:本作突。出見貌。《方言》:江湘間謂卒相見曰~。
2、宊釋文:俗家字。《六書統》:家或作~。从宀从犬。
3、家讀音:居牙切,音加,麻韻。釋文:
❶凥也。从宀。豭省聲。見《說文》。《段注》:凥各本作居。今正。凥、處也。處、止也。竊謂此篆本義。乃豕之凥也。引伸叚借以爲人之凥。字義之轉移多如此。牢。牛之凥也。引伸爲所以拘罪之枿牢。庸有異乎。
❷室也。見《呂覽愼勢注》。
❸牖戶之間謂之扆。其內謂之~。見《爾雅釋宮》。
❹室內曰~。《詩緜》:未有室~。
❺~人所居通曰~。見《玉篇》。
❻三夫爲一~。見《管子乘馬》。
❼承世謂之~。《詩桓》:克定厥~。
〔疏〕:~者、承世之辭。
❽卿大夫曰~。《論語季氏》:聞有國有~者。
〔又〕:卿大夫之采邑亦曰~。《周禮夏官序官》:~司馬。
❾妻謂夫曰~。《左桓十八年傳》:女有~。男有室。
〔疏〕:男子一~之主。職主內外。故曰~。
❿夫謂妻曰~。《左僖十五年傳》:而棄其~。
〔注〕:~。謂子圉婦懷嬴。
⓫有夫有婦曰~。《周禮小司徒》:上地~七人。中地~六人。下地~五人。
〔注〕:有夫有婦。然後爲~。〔後世以此故。對人謂己之親族。則稱~。如言~父~兄~弟~孫是也。今於尊長言~。於卑幼別言舍。弟與孫。無稱~者矣〕。
⓬天~。百官小吏之所稱。天子無外。以天下爲~。故稱天~。見《獨斷》。
⓭三~。三皇也。《後漢馬融傳》:軼越三~。
〔又〕:春秋時魯國孟孫叔孫季孫之~也。《論語八佾》:三~者。
⓮官~。《湘山野錄》:五帝官天下。三王~天下。故曰官~。
⓯宅~。《資暇錄》:官~亦稱宅~。言以天下爲宅。四海爲~。
⓰學問自成一科可名世者曰~。《漢書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
⓱~公。謂主人公也。《莊子寓言》:其~公執席。妻執巾櫛。〔今吳語妻稱夫爲~主公〕。
⓲~兵。僮僕之屬也。《後漢朱雋傳》:簡募~兵。
⓳~人。室人也。《詩桃夭》:宜其~人。
〔又〕:卦名。離下巽上。《易象》:風自火出、~人。
⓴姓也。漢劇令~羨。宋~鉉翁。
㉑日本以永久賜祿於其~者曰~祿。明治以前。諸藩皆有~祿。
4、家讀音:古胡切,音姑,虞韻。釋文:
❶大~。女之尊稱。《後漢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學高才。有節行法度。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
〔又〕:宮中稱太后及皇后之無太后者。皆曰大~。見《正字通》。
❷天子太子諸王稱母曰~~。見《正字通》。
5、突讀音:他骨切,音葖,他括切,音挩,月韻。釋文:
❶犬從穴中暫出也。从犬在穴中。一曰。滑也。見《說文》。
〔注〕:犬匿於穴中伺人。人不意之。~然而出也。
❷猝也。《方言》:江湘之間。凡卒相見。謂之䕁相見。或曰~。
❸出貌。《詩甫田》:~而弁兮。
❹陵觸也。《荀子王霸》:汙漫~盜以先之。
❺~禿。短髮凌人也。《荀子非相》:孫叔敖~禿長左。
〔注〕:謂髮短可凌一人者。
❻穿也。《左襄廿五年傳》:宵~陳城。
❼欺也。見《廣雅釋詁》。
❽~扤。高貌。《文選木華賦》:~扤孤游。
❾維持戶鎻者。《爾雅釋言》:植謂之傳。傳謂之~。
〔疏〕:植謂戶之維鎻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傳。又名~也。
❿惡馬也。《漢書刑法志》:是猶以鞿而御駻~。
⓫火宣揚貌。《易離》:~如其來如。《荀注》:火光宣揚。故~如也。
⓬唐~。觸也。《晉書周顗傳》。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西施。
⓭竈~也。《淮南人閒》:百尋之屋。以~毨之烟焚。
〔按廣雅釋室作堗。云寤謂之竈。其脣謂之陘。其窻謂之堗〕。
⓮守城之門。《後漢竇融傳》:公孫述令守~門。
⓯~厥。北方人種。《北史突厥傳》:~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獨爲部落。蓋匈奴別種也。
〔按~厥卽今土耳其國。又說略云。雀自寨北來者。或名曰~厥〕。
⓰屈~。吐~。並古北方外國姓。
6、突讀音:徒結切,音垤,屑韻。陁沒切,音揬,月韻。釋文:滑也。見《集韻》。
7、突讀音:都木切,音督,屋韻。釋文:趵~。泉名。一名瀑流。見《明一統志》。〔在今山東歷城縣西〕。
【读音】tū
【繁体】宊
宊tū1.古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