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而不论
拼音
cún ér bù lù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ún的字 拼音为ér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lùn的字 拼音为cun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lun的字基础解释
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详细解释
- 【解释】: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出自】:《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 【示例】: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数之学,则治经者~可矣。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暂时不讨论的问题
按字解释
存:留下。
而:连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不论:不议论,不谈论。
词典解释
存而不论-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存而不論
存而不论-中华成语大词典存而不论
【拼音】:cún ér bù lùn
解释
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出处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示例
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数之学,则治经者~可矣。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
近义词
姑置勿论、避而不谈
反义词
无所不谈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暂时不讨论的问题
英文
leave the question open
出处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引证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教之学,则治经者存而不论可矣。
现代-鲁迅--《准风月谈·答“兼示”》:至于存而不论,那固然也可以,然而论及又有何妨呢?
宋-黄庭坚--《与东川提举书》:窃惟盛德之度,可以存而不论,言语复重,盖老病之常态,渎冒清重,悚仄无地。
清-方苞--《读尚书记》:故公因而告之,然大义无存焉,虽存而不论可也。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陈恕传》:三教之兴,其来已久,前代毁之者多矣,但存而不论可也。
三国魏-嵇康--《嵇中散集·八·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况乎天下微事,言所不能及,数所不能分,是以古人存而不论。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异域传序》:求之邹说,诡怪之迹实繁;考之《山经》,奇谲之词匪一。周、孔存而不论,是非纷而莫辩。
故事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教之学,则治经者存而不论可矣。
现代-鲁迅--《准风月谈·答“兼示”》:至于存而不论,那固然也可以,然而论及又有何妨呢?
宋-黄庭坚--《与东川提举书》:窃惟盛德之度,可以存而不论,言语复重,盖老病之常态,渎冒清重,悚仄无地。
清-方苞--《读尚书记》:故公因而告之,然大义无存焉,虽存而不论可也。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陈恕传》:三教之兴,其来已久,前代毁之者多矣,但存而不论可也。
三国魏-嵇康--《嵇中散集·八·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况乎天下微事,言所不能及,数所不能分,是以古人存而不论。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异域传序》:求之邹说,诡怪之迹实繁;考之《山经》,奇谲之词匪一。周、孔存而不论,是非纷而莫辩。
造句
cún ér bù lùn
1、这件事情他们也不大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2、这件事姑且存而不论,让我们先去一趟办公室再说。
3、传统观点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否认死后世界存在的,或者说对死后世界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4、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暂时存而不论
5、因为不太清楚,所以存而不论
6、先存而不论,到时再下定论
接龙
论世知人 人海战术组词
近义词
cún ér bù lùn
1、[避而不谈]bì ér bù tán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2、[姑置勿论]gū zhì wù lùn
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3、[存而不议]cún ér bù yì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反义词
cún ér bù lùn
1、[无所不谈]wú suǒ bù tán
没有什么不谈论。即什么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