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
拼音
jiāng hu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āng的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jiang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基础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根状茎卵圆形,深黄色,花黄色。根状茎可入药,也可做黄色染料。 2.状态词。形容像姜那样的黄色:病人脸色~,气息微弱。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姜黄-中药大典姜黄
姜黄
Rhizoma Curcumae Longae
(英)Turmeric
别名 毛姜黄、姜黄。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2列,长椭圆形,长20~4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花茎由叶鞘内抽出,穗状花序圆柱状;樱部苞片粉红色,下部的绿色,内含数花;花萼绿白色,具3钝齿;花冠漏斗形,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上面1片较大,长圆形,略成兜状;唇瓣长圆形,3浅圆裂,黄色;药隔基部有距。蒴果膜质,球形。花期8~11月。
栽培 主产四川、福建、广东、江西。
采制 冬季或早春采挖,洗净,除去细根,煮或蒸至透心,晒干。
性状 根茎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有皱缩纹理和留有叶痕的明显的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内皮支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功能主治 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同: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