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
拼音
yāo笔顺
𡿨 丿 一 丿 一 丿 ㇏“女”两撇平行,间距适中,横画左伸。“夭”上撇短平,横画稍短,撇捺舒展,收笔大致平齐。
同音字
拼音为yāo的字 拼音为yao的字基础解释
1.妖怪:除~。~魔。~精。 2.邪恶而迷惑人的:~言。~术。~道。~人。 3.装束奇特,作风不正派(多指女性):~里~气。 4.艳丽;妩媚:~娆。~冶。详细解释
(形声。从女,夭声。)
同本义
妖,妍也。——《三苍》
妖夫曳衔。——《楚辞·天问》
妖冶闲都。——《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
妖姬静女。——清· 侯方域《壮梅堂文集》
又如:妖妍(艳丽);妖姿(艳丽的姿容);妖异(美艳奇异);妖丽(艳丽);妖靡(艳丽华美);妖蛊(艳丽);妖姬(美女);妖玩(美女)
怪诞,怪异 。
如:妖蜃(传说中的海中怪物,能吐气成海市蜃楼);妖幻(怪异的幻术);妖邪(妖异怪诞)
妖媚。淫邪,不正
梁冀妻 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后汉书》
又如:妖红(妇女勾引男子并与其私通);妖妙(妖娆美好);妖惑(惑人的媚态);妖韶(妖绕美好);妖娇(娇美);妖服(妖冶的服装)
不祥 。
如:妖氛(不祥的云气);妖星(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妖祥(凶兆和吉兆);妖服(不祥之服)
邪恶;品质恶劣 。
如:妖童(邪恶的小子)
装束奇特、作风不正派——多指女性 。
如:妖妖调调(妖里妖气;俏艳而轻佻);妖里妖气
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庄公十四年》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人间世》
又如:妖变(指反常、怪异的现象和事物)
迷信传说中称害人的怪物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西游记》
借指美女 。
如:妖玩
〈形〉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妖妖-汉语大词典妖妖美盛貌。
●唐舒元舆《牡丹赋》:“妁妁妖妖,逶逶迤迤。”
妖妖丨ㄠyāo1.豔麗;嫵媚。[例]~豔|~嬈。2.傳說中,能幻化成各種容貌,施妖術害人的怪物。[例]~怪|~魔|~精。3.過於妖豔,儀態不端(多指女性)。[例]~女|~冶|~裡~氣。4.怪誕邪惡迷惑人心的。[例]~術|~道|~言惑眾。5.〈書〉違反常理的事物或現象。通「祅」。[例]種花有顏色,異色即為~(唐‧元稹〈酬劉猛見送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āo
1、[妖怪]yāo guài
〈名〉神话、传说、通话中所描写的形貌怪异、有妖术、常害人的精灵。
2、[妖精]yāo jing
1.妖怪。 2.比喻以姿色迷人的女子。
3、[妖法]yāo fǎ
犹妖术。
4、[妖术]yāo shù
怪异邪恶的法术。
5、[妖魔鬼怪]yāo mó guǐ guài
迷信的人称怪异害人的东西。后比喻形形色色危害人民利益的坏人。
6、[妖魔]yāo mó
妖怪。
7、[妖娆]yāo ráo
娇艳美好。
8、[妖艳]yāo yàn
艳丽而不庄重。
9、[人妖]rén yāo
指生理变态的人,特指一些国家中男人经变性手术等,表现出女性形体的人。
10、[妖姬]yāo jī
美女。多指妖艳的侍女、婢妾。
11、[妖孽]yāo niè
1.怪异不祥的事物。 2.指妖魔鬼怪。 3.比喻专做坏事的人。
12、[妖气]yāo qì
1.妖异之气。汉 王充《论衡·言毒》:“妖气生美好,故美好之人多邪恶。”宋 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瀆扬平流。” 2.迷信谓人受妖邪蛊惑呈现的气色。《云笈七籤》卷一○三:“市中逢道流,语之曰:‘子面有妖气,必为妖物所著。’”《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观公妖气太重,我与你早早断除,免致后患。”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13、[女妖]nǚ yāo
1.德国民间传说中的妖精,有关它的样子的说法很多,但一般都说它像个女人或一半像人,一半像鱼,住在美丽的水晶宫里,对人很不友善。 2.施行妖术的女人。 3.西方传说中有九个小妖陪伴的妖精。 4.男人在睡梦中与他性交的妖魔。
14、[妖风]yāo fēng
神话中妖魔兴起的风,比喻邪恶的风气、潮流。
15、[妖媚]yāo mèi
妩媚而不正派。
16、[狐妖]hú yāo
旧谓狐能化人作祟,故称“狐妖”。
17、[妖妖]yāo yāo
美盛貌。
18、[花妖]huā yāo
花的精怪。多指异于常态的奇花。
19、[妖冶]yāo yě
装扮得过分艳丽而不庄重。
20、[蛇妖]shé yāo
蛇为妖孽。《左传·庄公十四年》“犹有妖乎”唐 孔颖达 疏:“公闻 厉公(郑厉公)之入,问於 申繻 曰:‘犹有蛇妖而 厉公 得入乎?’”宋 石介《击蛇笏铭》:“祥符 年,寧州 天庆观 有蛇妖,极怪异。”
21、[妖女]yāo nǚ
美女。三国 魏 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 洛 出少年。”南朝 梁 何逊《嘲刘谘议》诗:“妖女褰帷去,躞蹀初下牀。”
22、[妖人]yāo rén
1.会施巫术或魔法迷人的人。 2.致力于妖术的人;熟悉妖术知识和仪式的人,从事妖术的人。
23、[妖星]yāo xīng
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等。《左传·昭公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晋书·惠帝纪》:“尉 氏雨血,妖星见于南方。”唐 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一:“蔡州 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河水。”
24、[妖邪]yāo xié
1.妖异怪诞。 2.指鬼怪神祟及其危害。 3.能用邪术害人的妖人。 4.喻奸佞之人。 5.犹夭斜。袅娜多姿。
25、[妖物]yāo wù
妖怪一类的东西。
26、[妖道]yāo dào
会施妖术的道士(迷信);妖术。
27、[水妖]shuǐ yāo
1.据说是居住在水里,或在水里出没的鬼。 2.栖于水中的妖精或水怪。
28、[妖丽]yāo lì
1.艳丽。 2.指艳丽的女子或花朵。 3.形容歌声之婉转动听。
29、[画妖]huà yāo
旧称图画所显现的精灵。
30、[妖沴]yāo lì
1.犹妖氛。喻寇乱。 2.怪异不祥。
31、[妖变]yāo biàn
1.指反常、怪异的现象或事物。 2.灾异和变故。
32、[妖诞]yāo dàn
怪异荒诞。
33、[灾妖]zāi yāo
指自然界的变异所造成的灾害。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汉 蔡邕《陈政要七事疏》:“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后汉书·皇甫规传》:“诫以灾妖,使从福祥。”
34、[妖妙]yāo miào
妖娆美好。
35、[妖彗]yāo huì
1.彗星。古人认为彗星预兆灾祸,故称。《晋书·天文志中》:“妖星:一曰彗星,所谓扫星……见则兵起,大水。”清 黄景仁《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杜宇啼碧千年枝,西来妖彗曳长尾。” 2.比喻寇贼。唐 穆员《骠骑大将军刘公墓志铭》:“伟哉 段公,与我同德,将灭妖彗,载清宸极。”明 陈子龙《平陵东》诗:“炎精中烬妖彗红,平陵 松柏生秋风。”
36、[夜妖]yè yāo
令白昼昏晦的自然灾异。如大风,地震等。《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夜妖者,云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晋书·五行志下》:“元帝 景元 三年十月,京都大震,昼晦,此夜妖也。”《隋书·五行志下》:“梁 承圣 二年十月丁卯,大风,昼晦,天地昏暗。近夜妖也。”
37、[妖饶]yāo ráo
见“妖嬈”。
38、[妖幻]yāo huàn
指怪异的幻术。
39、[物妖]wù yāo
1.怪异现象。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 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视首饰鞾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妖乎?” 2.妖物。唐 元稹《有鸟二十章》诗之十:“主人烦惑罢擒取,许占神林为物妖。”
40、[妖妍]yāo yán
1.艳丽。 2.指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