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胎换骨
拼音
duó tāi huàn g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uó的字 拼音为tāi的字 拼音为huàn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duo的字 拼音为tai的字 拼音为huan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详细解释
- 【解释】: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 【出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 【示例】:安知~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清·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诗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学习经验不断创新
按字解释
夺:强取。
胎:未生的幼体;胚胎。
换骨:佛教称得道受果。
词典解释
夺胎换骨-中华成语大词典夺胎换骨
【拼音】:duó tāi huàn gǔ
解释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出处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示例
安知~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清·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诗
近义词
脱胎换骨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学习经验不断创新
成语故事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原为道教语。谓脱去凡胎俗骨而换为圣胎仙骨。后用以喻师法前人而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宋惠洪《冷斋夜话·换骨夺胎法》引黄庭坚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宋陈善《扪虱新话·文章有夺胎换骨法》:“文章虽不要蹈袭古人一言一句,然古人自有夺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亦省作“夺胎”。
●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晋宋间,沃州山帛道猷诗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僧道潜号参寥,有云:‘隔林髣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其源乃出于道猷,而更加锻炼,亦可谓善夺胎者也。”
出处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引证
宋-释惠洪-卷一-《冷斋夜话》: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宋-陈善-卷二-《扪虱新话》:文章虽不要蹈袭古人一言一句,然自有夺胎换骨等法。
清-黄遵宪-诗-《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宋-周必大--《益公题跋·跋初寮先生帖》:当政、宣间,禁切苏学,一涉近似,旋坐废锢,而先生以夺胎换骨之手,挥毫禁林,初无疑者。
金-王若虚-卷下-《滹南诗话》: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故事
宋-释惠洪-卷一-《冷斋夜话》: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宋-陈善-卷二-《扪虱新话》:文章虽不要蹈袭古人一言一句,然自有夺胎换骨等法。
清-黄遵宪-诗-《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宋-周必大--《益公题跋·跋初寮先生帖》:当政、宣间,禁切苏学,一涉近似,旋坐废锢,而先生以夺胎换骨之手,挥毫禁林,初无疑者。
金-王若虚-卷下-《滹南诗话》: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造句
duó tāi huàn gǔ
1、学术研究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夺胎换骨,稳中救新。
2、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学”字的意思就是夺胎换骨。
3、学术研究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夺胎换骨,稳中救新。
4、我认为这篇散文从结构到立意,都有夺胎换骨、别具一格之妙。
5、人心是贪婪的,谁不想夺胎换骨,站在人道绝颠,在强大的诱惑面前,有几人能保持清醒。
6、我已经度过三次天劫,每一次都让我夺胎换骨,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7、就算是已经跨越了夺胎换骨关卡的花牡丹,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8、飞雪折梅手确实是一本很厉害的武技,为师现在已经是突破了夺胎换骨的瓶颈了。
接龙
骨鲠在喉 喉焦唇干 干劲冲天 天下太平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脚踏实地 地尽其利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组词
近义词
duó tāi huàn gǔ
1、[脱胎换骨]tuō tāi huàn gǔ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2、[换骨夺胎]huàn gǔ duó tāi
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