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工夫
拼音
jūn gōng f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ūn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fū的字 拼音为jun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亦称“均土”。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参阅《明史·食货志二》。详细解释
亦称“ 均土 ”。
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均工夫 -中国文化史辞典指明初實行的按田派役的役法。亦稱“均土”。洪武初年,在南直隸十八府和江西饒州、九江、南康三府編制“均工夫圖冊”,規定每田一頃,出丁夫一人,每年在農閑時到京城服役三十日;田畝不到一頃的,由幾戶湊足,推一人服役;田多丁少的地主可派佃戶充役,每夫給米一石;雇人充役的,按畝出米二升五合為酬。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行裏甲。
均工夫-汉语大词典均工夫亦称“均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
参阅《明史·食货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