囼
拼音
tāi笔顺
丨 𠃍 𠃋 丶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tāi的字 拼音为tai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胎”。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囼-中華大字典1、囼釋文:同胎。見《搜眞玉鏡》。
2、胎讀音:湯來切,音台,灰韻。釋文:
❶婦孕三月也。見《說文》。《段注》:玄應兩引。皆作二月。
〔按淮南精神。三月而~。廣雅釋親同〕。
❷始也。見《爾雅釋詁》。
〔注〕:肧~未成。亦物之始也。
❸獸亦謂之~。《禮記王制》:不殺~。
〔按史記樂書。~生者不殰。注云。~生。獸也〕。
❹龍亦謂之~。《吳均食移》:昆山龍~之脯。
〔又〕:仙藥名。《酉陽雜俎》:仙藥有龍~。
❺鳳亦謂之~。《韋巨源食譜》:鳳凰~雜治魚白。
❻竹亦謂之~。《竹譜》:筍名竹~。
❼珠亦謂之~。《漢書揚雄傳》:剖明月之珠~。
〔注〕:珠在蛤中若懷姙然。故謂之~也。
❽逃也。見《方言》。
❾養也。《方言》:~。養也。汝潁梁宋之間曰~。
❿燕~。芝名。《酉陽雜俎》:句曲山五芝。第三芝名燕~。
⓫~仙。~禽。俱鶴之異名。見《酉陽雜俎》。
⓬~生。獸也。《史記樂書》:~生者不殰。
〔按今動物學家謂之哺乳動物〕。
⓭~敎。謂妊婦以言行感化~兒也。《賈子新書》:周妃后妊成王於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獨處不倨。雖奴不駡。~敎之謂也。
【读音】tāi
【繁体】囼
囼tāi
⒈古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