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壁
拼音
huí yīn b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í的字 拼音为yīn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 拼音为yin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北京 天坛 南部的回音壁,建于 明 嘉靖 九年(公元1530年),是砖砌圆形光滑的大围墙,高6米,直径65米。详细解释
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
北京 天坛 南部的回音壁,建于 明 嘉靖 九年(公元1530年),是砖砌圆形光滑的大围墙,高6米,直径65米。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回音壁-中華語文大辭典回音壁ㄏㄨㄟˊ 丨ㄣ ㄅ丨ˋhuíyīnbì一種能將聲音沿牆面傳遞的環形牆壁。因聲波的波長比圍牆半徑小得多,聲波以束狀沿牆面連續反射前進,故靠牆輕聲細語,在遠處貼近牆面仍能聽清。特指北京天壇公園南部磚砌的圓形光滑的大圍牆,建於1530年,具有很好的回音效果,也是北京著名的景點。
回音壁-汉语大词典回音壁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
北京天坛南部的回音壁,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砖砌圆形光滑的大围墙,高6米,直径65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uí yīn bì
1、我把耳朵贴近回音壁,听爸爸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