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竽
拼音
chuī y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uī的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chui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1.吹奏竽。竽,管乐器。 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説之,廪食以数百人。详细解释
吹奏竽。竽,管乐器。
《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吹竽-中華語文大辭典吹竽ㄔㄨㄟ ㄩˊchuīyú1.吹奏、演奏竽。[例]~鼓瑟,頗有閒情。2.〈書〉比喻無真才實學而混在內行中充數。也用作自謙之詞。[例]若長風之過籟,南郭之~耳(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倚玉難藏拙,~久混真(唐‧韓愈〈和席八十二韻〉)。
吹竽-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吹竽
【出典】 见“齐竽”条。
【释义】 见“齐竽”条。
【例句】 ①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韩愈《和席八十二韵》3853)这里的“吹竽”指充数其中。言自己曾与席夔同为皇帝起草诏书,但工作多倚重于席。这是自谦的说法。②心慕知音命自拘,画堂闻欲试吹竽。(许浑《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6104)这里以“试吹竽”喻指赋诗联句,意在自歉诗艺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