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处士
拼音
nán guō chǔ s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guō的字 拼音为chǔ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按字解释
南郭:复姓。
处士:指星名,即少微星。
词典解释
南郭处士-中华成语大词典南郭处士
【拼音】:nán guō chǔ shì
解释
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诸说上》:“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示例
我们不能学~的做法。
近义词
南郭先生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滥竽充数的人
英文
south-city retired scholar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幅行家的样子。不久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就连夜逃出了皇宫
南郭处士《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滥竽充数”。
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引证
近代-佚名-1983.2-《人名日报》: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南郭处士”得以滥竽充数,搞一平二调、瞎指挥,弄得一些企业无所适从。
近代-佚名-1983.7-《人名日报》:再次,也是重要的一点,南郭处士不乏自知之明。
近代-佚名-1983.7-《人名日报》:如果前者为国计民生想,以南郭处士“充”下去的后果诫自己,学习他的明智而不“逃”,从头学习,造就一身本事;后者如果为南郭处士想一想,予以体谅和帮助,双方把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体制改革工作,就会顺利得多了。
故事
近代-佚名-1983.2-《人名日报》: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南郭处士”得以滥竽充数,搞一平二调、瞎指挥,弄得一些企业无所适从。
近代-佚名-1983.7-《人名日报》:再次,也是重要的一点,南郭处士不乏自知之明。
近代-佚名-1983.7-《人名日报》:如果前者为国计民生想,以南郭处士“充”下去的后果诫自己,学习他的明智而不“逃”,从头学习,造就一身本事;后者如果为南郭处士想一想,予以体谅和帮助,双方把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体制改革工作,就会顺利得多了。
造句
接龙
士为知己者死 死灰复燃 燃眉之急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中西合璧 璧合珠连 连理分枝 枝叶扶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组词
近义词
nán guō chǔ shì
1、[南郭先生]nán guō xiān shēng
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