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乡
拼音
tóng xi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详细解释
同一乡里。
《庄子·盗跖》:“ 知和 曰:‘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同乡而处者,以为夫絶俗过世之士焉。’”
引申指同一地方。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善与恶不同乡兮,否泰既兆其盈虚。”
同一籍贯而在外地者互称同乡。
《汉书·外戚传上·史皇孙王夫人》:“﹝ 王嫗 ﹞年十四嫁为同乡 王更得 妻。” 元 方回 《次韵许太初见赠》之一:“赖是同乡復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此位就是我们同乡 萧金鉉 先生,你难道不认得?” 巴金 《寒夜》十一:“那位对他有好感的同乡已经到别的省分去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同乡-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同鄉
同乡-辞源3同:同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óng xiāng
1、明天有个同乡聚会,你想不想参加?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óng xiāng
1、[闾阎]lǘ yán
1.平民居住的地区,借指民间:~繁富,库藏充足。 2.指平民。
2、[乡亲]xiāng qīn
1.同乡的人。 2.对农村中当地人民的称呼:~们。
3、[闾里]lǘ lǐ
乡里。
4、[乡里]xiāng lǐ
1.家庭久居的地方(指小城镇或农村):荣归~。 2.同乡的人:看望~。
5、[梓里]zǐ lǐ
指故乡。见〖桑梓〗。
6、[梓乡]zǐ xiāng
故乡。清 冯桂芬《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如竟以经造册充数,则流毒梓乡,百世无已。”《花月痕》第四四回:“梓乡极目黯飞云,可怜倚枕弥留,犹自伤心南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一俟风潮平静,自当各返梓乡也。”参见“桑梓”。
7、[乡邦]xiāng bāng
1.家乡。 2.指同乡的人。
8、[州闾]zhōu lǘ
1.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 2.泛指乡里。
9、[故乡]gù xiāng
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10、[家园]jiā yuán
家中的庭园,泛指家乡或家庭:返回~。重建~。
11、[老乡]lǎo xiāng
1.同乡:听你口音,咱们好像是~。 2.对不知姓名的农民的称呼。
反义词
tóng xiāng
1、[异乡]yì xiāng
外乡;外地(就做客的人而言):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