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拼音
yuán z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uán的字 拼音为zé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ze的字基础解释
1.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性。~问题。坚持~。基本~。 2.指总的方面;大体上:他~上赞成这个方案,只在细节上提了些意见。详细解释
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而‘肃清舞台上所有冗赘’的原则,也已得到更好的应用!” 韩少华 《勇士:历史的新时期需要你》:“跟后一种同志,我并没有个人恩怨,只有一些看法上,态度上的原则分歧罢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原则-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原則
原则-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原则yuánzé
名
①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性|~问题|坚持~|基本~。
②指总的方面;大体上:他~上赞成这个方案,只在细节上提了些意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yuán zé
1、同学们读书,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个长远计划。
2、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
3、清楚又亲切,就是推销员说话术的最高指导原则。
4、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
5、不要去抢属于别人的利益,但也不能纵容别人抢自己的。这是原则。
6、对于你不想交往的人送来的礼物,原封不动寄回去。这是原则问题。
7、公事公办是公务员办事的一个原则。
8、友公司的用人原则是任人唯贤。
9、处理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灵活性。
10、原则问题要坚持,非原则问题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普通。
11、本商场的招商原则是先来后到。
12、做领导的要敢于坚持原则,处理问题决不能不置可否。
13、我们两国的原则立场是众所周知的。
14、在外办事,只要在符合大原则的前提下,就见机而作。
15、不论怎么让步,不能违背根本原则。
16、平时为人做事不要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原则。
17、对于坏人坏事,他一贯采取睚眦必报的原则。
18、运动精神的最高原则为不断跨越极限,追求止于至善。
19、如果我们忘记原则,所有的胜利都会化为乌有。
20、做人要有原则,不能老是唯唯诺诺的。
21、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一条教学原则。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yuán zé
1、[规矩]guī ju
1.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老~。立~。守~。按~办事。 2.(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人。字写得很~。
2、[规定]guī dìng
1.对某一事物作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产品的质量标准。不得超过~的日期。 2.所规定的内容:关于下岗职工的安排问题,上级已经有了新的~。
3、[大纲]dà gāng
1.纲领性的政策、法令:《土地法~》。 2.用简括的文字写出的著作、讲稿、计划等的主要内容。
4、[纲要]gāng yào
1.提纲:他把问题写成~,准备在会议上提出讨论。 2.概要(多用于书名或文件名):《农业发展~》。
5、[准则]zhǔn zé
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行动~。国际关系~。
6、[纲领]gāng lǐng
1.通常指政治纲领。即国家、政党或集团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最根本的政治目标和行动方针。 2.泛指某方面带根本性的指导原则。
7、[准绳]zhǔn shéng
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比喻衡量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或原则。
8、[法例]fǎ lì
指法律条例。《晋书·刑法志》:“改旧律为《刑名》、《法例》。”《元典章新集·刑部·取受》:“依不枉法例合决五十七下,殿三年注边远一任。”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及议员既定,而法例所草尚非一二议员允许所能行,又还听其各国立法院所公议。”
9、[纲目]gāng mù
大纲和细目:拟定调查~。《本草~》。
10、[规则]guī zé
1.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交通~。书刊借阅~。饭店管理~。 2.规律;法则:自然~。造字~。 3.(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整齐:~四边形。这条河流的水道原来很不~。
11、[法规]fǎ guī
法律效力低于宪法 和法律的一种法的形式。在中国指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一般 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等称谓。
12、[法则]fǎ zé
1.规律:自然~。 2.法规。 3.模范;榜样。
反义词
yuán zé
1、[随意]suí yì
任凭自己的意思:~出入。请大家~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