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
拼音
dà t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tǐ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1.副词。大概;大 致;就主要方面或多数情况来说:举办展览会的工作已经~就绪。 2.重要的道理:识~,顾大 局。详细解释
重要的义理,有关大局的道理。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 平原君 ﹞未睹大体。”如:做事要顾大局,识大体。
大要;纲领。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操纲领,举大体。”
大致,大概。
《史记·货殖列传》:“ 山 东食海盐, 山 西食盐卤, 领南 、 沙北 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如:我和他的看法大体相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大体-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大體
大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大体dàtǐ
①名重要的道理:识~,顾大局。
②副就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说:我们的看法~相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à tǐ
1、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2、那些办事顾小节而失去大体的人,一定会带来损失,办事犹豫不决的人,一定要后悔的。
3、你的看法大体正确,但还不够全面。
4、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
5、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
6、今公卿辨议,未有所定,此所谓守小节而遗大体,抱小利而忘大利者也。
7、任何单位和部门考虑问题,都要识大体,顾大局。
8、世上大体分成好坏两种人,好人晚上睡得踏实,而坏人更享受醒着的时间。
9、房屋都修好了,就让他指责吧,无关大体。
10、做人做事不识大体是要犯错误的。
11、他很不识大体,经常在宴席上喧宾夺主,抢尽主人的风采。
12、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
13、天气虽然变幻莫测,但气象科学日渐进步,大体上已能掌握其变化规律了。
14、经过警方调查后,案情的来龙去脉大体已清楚了。
15、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体系中的“主导专业”。
16、为了这点小事你就到处张扬,弄得大家乱轰轰的,太不识大体了!
17、鸳鸯蝴蝶派小说多描写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故事,内容大体雷同。
18、今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同去年相比大体上持平。
19、读了那么多书,怎能说出这般不识大体的话来。
20、不识大体的人会吃亏的。
21、中美似乎相当协调地在同一天宣布了大体相当的减排目标。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à tǐ
1、[梗概]gěng gài
大略的内容或情节:故事~。
2、[大概]dà gài
1.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捉摸了个~。 2.属性词。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他把情况做了个~的分析。这件事我记不太清,只有个~的印象。 3.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雪并没有多厚,~在半夜就不下了。从这里到西山,~有四五十里地。那道题~很难。
3、[大约]dà yuē
1.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句子里有数字):他~有六十开外了。 2.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他~是开会去了。
4、[大致]dà zhì
1.属性词。大体上,基本上:~的想法。~情况如此。两家的情况~相同。 2.大概;大约:看看太阳,~是十一点钟的光景。
5、[大要]dà yào
主要的内容;概要:举其~。
6、[概略]gài lüè
1.大概情况:这只是整个故事的~,详细情节可以看原书。 2.简单扼要;大致:~介绍。~说明。
7、[大至]dà zhì
谓显达。
反义词
dà tǐ
1、[具体]jù tǐ
1.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化。~计划。深入群众,~地了解情况。事件的经过,他谈得非常~。 2.属性词。特定的:~的人。你担任什么~工作? 3.把理论或原则结合到特定的人或事物上(后面带“到”):贯彻增产节约的方针~到我们这个单位,应该采取下列各种有效措施。
2、[详细]xiáng xì
周密完备:~研究。道理讲得很~。~情形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