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1.经历;经过:来~。~程。~时半年。身~其境。 2.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试诸方,均无成效。 4.姓。 5.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农~。 6.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表等:日~。挂~。天文~。

详细解释

〈副〉

  1. 尽;遍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吉尔百姓于朕志。——《书·盘庚下》

    历验各种僵石。——[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历心(尽心,重视);历行(遍行,走遍);历问(遍问);历阅(遍读)

  2. 逐一;逐个地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3. 又历历可听;历历在目

〈形〉

  1. 分明,清晰

    口齿自清历。——左思《娇女》。又如:历然在目

  2. 稀疏。

    赤垆历彊肥。——《管子·地员》

    又如:历齿(牙齿稀疏)

  3. 歷、厤 lì

〈名〉

  1. 历法,历术

    君子以治历明时。——《易·革》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2. 历书,按当年的日、周和月顺序载有天文学等资料的出版物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又如:航海历

  3. 次第,依次而定

    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礼记·月令》。注:“历,犹次也。”

  4. 所有以前的、先前的

    持历朝圣训授君。——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历世(历代,过去的各个朝代);历叶(历代;以往各代);历稔(历年,连年)

  5. 通“鬲”。釜鬲

    铜历为棺。——《史记·滑稽列传》

  6. 通“枥”

    伏历千驷。——《汉书·梅福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历历-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歷歷

历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歷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历史]lì shǐ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 2.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2、[历来]lì lái

从来;一向:~如此。老校长~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我国人民~就有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

3、[历险]lì xiǎn

经历危险:山中~记。

4、[阳历]yáng lì

也叫太阳历。历法的一种。年的长度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为依据,月的长短则是人为决定,与月亮圆缺无关。现代各国通用的公历就是由阳历改编而成的,通称阳历。

5、[历历在目]lì lì zài mù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6、[日历]rì lì

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

7、[公历]gōng lì

阳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通常所说的阳历即指公历。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天5小时48分45秒(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能够用4整除的是闰年(如1960年),能够用100整除的是平年(如1900年),能够用100整除也能用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

8、[经历]jīng lì

1.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他一生~过两次世界大战。 2.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生活~。

9、[学历]xué lì

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应聘者须有大学~。

10、[简历]jiǎn lì

简要的履历。

11、[历经]lì jīng

经历;多次经过:~劫难。小庙~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残破不堪。

12、[历程]lì chéng

经历的过程:成长~。光辉的~。

13、[农历]nóng lì

1.阴阳历的一种,是我国的传统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也叫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14、[历时]lì shí

1.(事情)经过时日:这一战役~六十五天。 2.属性词。指历史发展中不同时代的(跟“共时”相对):语言的~研究。

15、[历年]lì nián

过去的很多年;以往各年:~的积蓄。比照~,今年的收成算中上。

16、[历代]lì dài

1.过去的各个朝代:~名画。 2.过去的许多世代:~务农。

17、[病历]bìng lì

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

18、[阅历]yuè lì

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过很多事。他应该出去~一番。 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浅。

19、[历练]lì liàn

1.经历世事;锻炼:孩子大了,要到外边~~。 2.阅历多而有经验:他~老成,办事稳重。

20、[历届]lì jiè

属性词。过去各届的:~毕业生。~人民代表大会。

21、[历任]lì rèn

1.多次担任;先后担任:~要职。参军后,~排长、连长等职。 2.属性词。以往各任的:~所长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22、[资历]zī lì

资格和经历:~浅。

23、[履历]lǚ lì

1.个人的经历:~表。他的~很简单。 2.记载履历的文件:请填一份~。

24、[亲历]qīn lì

亲身经历:~其境。这是我~的事,所以印象极深。

25、[来历]lái lì

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查明~。~不明。提起这面红旗,可大有~。

26、[历次]lì cì

属性词。过去各次的:在~竞赛中他都表现得很突出。

27、[万历]wàn lì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公元1573—1620)。

28、[游历]yóu lì

到远地游览:~名山大川。

29、[历久]lì jiǔ

经过很长的时间:~不衰。

30、[历尽]lì jìn

多次经历或遭受:~沧桑。~磨难。~千辛万苦。

31、[历朝]lì cháo

1.历代:~官制。 2.指同一朝代各个君主的统治时期:明代营建北京宫城,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以后~续建,到正统六年才全部完成。

32、[阴历]yīn lì

1.历法的一类。以月亮的月相周期,即朔望月(29天12小时44分2.8秒)为1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1年,1年354天或355天。伊斯兰教历是阴历的一种。也叫太阴历。 2.见〖农历〗

33、[历法]lì fǎ

根据天象等来推定年、月、日、时、节气,用以计算较长的时间的方法。主要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伊斯兰教历是阴历的一种,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

34、[历数]lì shù

〈动〉一个一个地举出来。

35、[台历]tái lì

摆在桌子上用的日历或月历。

36、[挂历]guà lì

挂在墙上用的月历。

37、[藏历]zàng lì

藏族的传统历法,是唐代从内地传过去的。基本上跟农历相同,但为了使十五那天一定是月圆以及宗教上的理由,往往把某一天重复一次,或把某一天减掉,例如有时有两个初五而没有初六等,即所谓“重日”和“缺日”。藏历用五行和十二生肖纪年,如火鸡年、土狗年。

38、[遍历]biàn lì

所谓遍历,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中每个结点均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

39、[月历]yuè lì

一月一页的历书。

40、[校历]xiào lì

1.谓考定历法。《晋书·律历志中》:“若不先定校历之本法,而悬听弃法之末争,则 孟軻 所谓‘方寸之基,可使高於岑楼’者也。” 2.关于学校学年和学期起讫、上课和考试周次、寒暑假及其它假日的规定。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历的反义词 历的近义词 历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历能组什么词
  • 历能组什么词语
  • 历可以组什么词
  • 历可以组什么词语
  • 历字可以组什么词
  • 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历字能组什么词
  • 历字能组什么词语
  • 历字开头的成语
  • 历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