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
拼音
wēi笔顺
丿 ㇇ 一 丿 𠃌 乚头部稍小,两撇向笔画平行。上横长短适中,撇画舒展,横折钩宜短小,竖弯钩的竖要正,弯转自然,钩底要平。
同音字
拼音为wēi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基础解释
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急。~难。转~为安。居安思~。 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害。~及。 3.指人快要死:临~。病~。 4.高;高耸:~冠。~樯。~楼。 5.端正;正直:正襟~坐。 6.二十八宿之一。 7.姓。详细解释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危,在高而惧也。——《说文》
决危而美名者。——《鬼谷子》。注:“山高也。”
榣木不生危。——《国语·晋语》。注:“高险也。”
高而不危。——《孝经》。郑注:“殆也。”
恐惧;忧惧
窃为君危之。——《战国策·西周策》
又如:人人自危;危心(心存戒惧);危怖(恐惧不安);危栗(恐惧战栗);危气(气馁;危惧);危悚(危悰,危惧);危视(惊视);危睇(俯视而感到惊恐)
威胁,摧败
能危山东者,强 秦也。——《战国策·齐策一》
使危险;伤害;损伤
今先生之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韩非子·问田》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危国(危害国家)
败亡,灭亡
魏必危。——《战国策·秦策四》
怀疑,疑虑
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吕氏春秋·明理》
高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唐·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危楼(高楼);危巧(高峻而精巧);危邪(高而偏斜);危岑(高峻的山峰);危砌(高墙);危柯(高枝);危亭(耸立于高处的亭子);危冠(古时的高冠);危台(高台)
危险; 危难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韩非子·有度》
亡弗不能存,危弗能安。——《韩非子·十过》
危而不持。——《论语·李氏》
安危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危急存亡。
又如:危地(危险的地方);危急存亡之秋(危险急迫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危道(危险的措施);危行(危险的行动);危危(极其危险);危困(危急困穷);危脆(危险脆弱)
很陡峭的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唐· 王维《过香积寺》
又如:危径(险峻的山路);危狭(险峻狭窄);危峭(高峻峭拔);危峨(高峻的山岭);危峰(高峻的山峰);危崖(高峻的悬崖);危朗(高峻而开朗);危峦(险峻的山峦);危壁(陡峭的山崖)
特指人将死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素问》。王冰注:“危者,言其近死犹有生者也。”
又如:病危;垂危
绷得紧;强劲
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周礼》
端正
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庄子》
又如:危坐(端坐;正坐)
不正
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荀子》
屋脊
痤( 范痤)因上屋骑危。——《史记·魏世家》
艰难困苦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姓
几乎;差点儿
我危得之。——《汉书》。颜师古注: 孟康曰:“危,殆也。我殆得为天子也。”
〈动〉
〈形〉
〈名〉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危危-汉语大词典危危1.重重危险;极其危险。
●《管子·兵法》:“五教不乱,九章着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
●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惵惵苍黎,危危刀俎。”
●刘白羽《歌唱李仁杰》:“飞砂热雨冲天骤,钻井危危发急警。”
2.高峻貌。
●元萨都剌《石夫人》诗:“危危独立向江滨,四伴无人水作邻。”
3.传说中的山精。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西南陬以北者,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危危】重重危險。管子 兵法:“九章著明,則危危而無害,窮窮而無難。”注:“危危、窮窮,皆重有其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ēi
1、[危楼]wēi lóu
有倒塌危险的楼房。
2、[危机]wēi jī
1.严重地危害到成败生存的关头。 2.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参见〔经济危机〕
3、[危难]wēi nàn
危险和灾难:陷于~之中。
4、[危险]wēi xiǎn
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期。~区。~标志。预防~。山路又陡又窄,攀登的时候非常~。
5、[岌岌可危]jí jí kě wēi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6、[危害]wēi hài
使受破坏;损害:~生命。~社会秩序。
7、[危急]wēi jí
危险而紧急:情势~。~关头。
8、[高危]gāo wēi
属性词。发生某种不良情况的危险性高的:冠心病~人群。
9、[危及]wēi jí
有害于;威胁到:~生命。~国家安全。
10、[危房]wēi fáng
指房屋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11、[濒危]bīn wēi
接近危险的境地,指人病重将死或物种临近灭绝:病人~。~动物。
12、[危重]wēi zhòng
(病情)严重而危险:抢救~病人。
13、[病危]bìng wēi
病势危险:医院已经下了~通知。
14、[垂危]chuí wēi
1.病重将死:生命~。~病人。 2.(国家、民族)临近危亡。
15、[危城]wēi chéng
指被围困、快要被攻破的城市。
16、[危局]wēi jú
危险的局势:扭转~。
17、[危象]wēi xiàng
危险的迹象,特指疾病症状突然加剧,危及生命的现象。
18、[危亡]wēi wáng
(国家、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局势。
19、[危情]wēi qíng
危险的感情危险的情况。
20、[危崖]wēi yá
高峻的悬崖。
21、[危殆]wēi dài
(形势、生命等)十分危险;危急:战局~。病势~。
22、[危境]wēi jìng
1.危险的境地。 2.高龄;老境。
23、[艰危]jiān wēi
艰难危险(多指国家、民族):处境~。形势日益~。
24、[危桥]wēi qiáo
高耸之桥。
25、[危途]wēi tú
危险的道路。
26、[危惧]wēi jù
担忧害怕:毫不~。
27、[危樯]wēi qiáng
1.高的桅杆。 2.指帆船。
28、[阽危]diàn wēi
面临危险。
29、[危倾]wēi qīng
指殆将倾覆的局面。
30、[危道]wēi dào
危险的措施。
31、[危阁]wēi gé
高阁。
32、[危坠]wēi zhuì
1.犹危亡。 2.见“危堕”。
33、[危苦]wēi kǔ
1.危难困苦。 2.指危难困苦中的生灵。
34、[危厉]wēi lì
谓惊惧不安。
35、[危立]wēi lì
1.端正地站着。表示戒惧。 2.耸立。
36、[乘危]chéng wēi
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犹言冒险。
37、[危栗]wēi lì
1.恐惧战栗。 2.危慄:恐惧战栗。
38、[危嶪]wēi yè
高峻貌。
39、[危巇]wēi xī
谓艰险的山路。
40、[颠危]diān wēi
1.倾侧翻转。《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岁分 交州 置 广州,俄復旧”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大王万乘之主,轻於不测之渊,戏於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宋 范仲淹《赴桐庐郡淮上遇风》诗之一:“舟楫颠危甚,蛟黿出没多。”清 戴名世《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 2.覆灭。《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李丰 等﹞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 3.颠困艰危。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外篇》:“兵戈四起,民命颠危。”清 蒋士铨《桂林霜·遣遁》:“遭穷困,遇颠危,楚 囚般,相向啼。”瞿秋白《饿乡纪程》二:“畸形的社会组织,因经济基础的动摇,尤其颠危簸荡,紊乱不堪。” 4.指陷于颠困艰危境遇的人。前蜀 杜光庭《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砥礪戈矛,申严号令,佇行弔伐,以拯颠危。”明 屠隆《綵毫记·救主出围》:“似 蜀 将单出重围,如入无人地。特赤手,救颠危,拔宝剑 丰城 狱底。”
近义词
wēi
1、[险]xiǎn
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地。~峻。山高水~。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 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无~可守。 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保~。脱~。~症。巡堤查~。 4.狠毒:阴~。~诈。 5.险些:~遭不幸。
反义词
wēi
1、[安]ān
1.安定:心神不~。坐不~,立不稳。 2.使安定:~民。~神。~邦定国。 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之若素。 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治~。转危为~。 5.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安装;设立:~门窗。~电灯。咱们村上~有线电视了。 7.加上:~罪名。~个头衔。 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疑问代词。 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在? 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得虎子?。~能若无其事? 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