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
拼音
kuāng héng záo b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uāng的字 拼音为héng的字 拼音为záo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kuang的字 拼音为heng的字 拼音为zao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匡衡: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
凿:打孔;挖掘。
壁:墙。
词典解释
匡衡凿壁-汉语大词典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清李渔《闲情偶记·居室》:“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匡衡凿壁
【拼音】:kuāng héng záo bì
解释
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示例
因效~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
近义词
凿壁偷光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勤学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出处
引证
五代-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孙景悬头而刺股,匡衡凿壁夜偷光,子路为人情好用(勇),贪读诗书是子张。
元-徐征--《全元曲》杂剧:似这般发志气,如管宁割席;我看书,如匡衡凿壁;我受贫,如韩信乞食。
故事
五代-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孙景悬头而刺股,匡衡凿壁夜偷光,子路为人情好用(勇),贪读诗书是子张。
元-徐征--《全元曲》杂剧:似这般发志气,如管宁割席;我看书,如匡衡凿壁;我受贫,如韩信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