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
拼音
hé笔顺
丶 一 𠃋 丿 丿 丶 𠃌 丿同音字
拼音为hé的字 拼音为he的字基础解释
揭发别人的罪状:弹~。详细解释
(形声。从力,亥声。本义:审理,判决)
同本义
劾,法有辜也。——《说文》
上其鞫劾文辞。——《书·吕刑》传
疏:“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又如:劾死(判决死罪);劾治(审理治罪);劾按(审理核实罪状);劾捕(审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验(审理查验)
检举揭发罪状
劾大不敬。——《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其劾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齐康所劾。——《明史》
戴凤翔劾 瑞。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又如:弹劾;劾状(弹劾,举发罪状);劾奏(检举或弹劾其罪状)
检举揭发的文书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后汉书》
另见 kài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劾-中華語文大辭典劾ㄏㄜˊhé檢舉揭發過失或罪狀。[例]彈~|舉~|糾~。
劾-汉语大词典劾(I)he
ㄏㄜˊ
〔《广韵》胡得切,入德,匣。〕
〔《广韵》胡概切,去代,匣。〕
1.审理,判决。
●《说文·力部》:“劾,法有罪也。”
段玉裁注:“法者,谓以法施之。《吕刑》‘有并两刑’正义云:‘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衡山王入朝,其谒者卫庆有方术,欲上书事天子,王怒,故劾庆死罪,彊榜服之。”
●《新唐书·孔戣传》:“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翌日,诸生群哭于文庙,复逮系至十三人,俱劾大不敬,而圣叹与焉。”
2.揭发过失或罪行。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劾立怀奸邪,乱朝政,欲倾误要主上,狡猾不道,请下狱。”
●《宋史·刘挚传》:“蔡确为山陵使,神宗灵驾发引前夕不入宿,挚劾之,不报。”
●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汤刘二御史再谴》:“今上四年,御史刘台劾张居正诸擅权事,斥为民。。”
●鲁迅《坟·看镜有感》:“清顺治中,时宪书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痛哭流涕来劾洋人汤若望的偏是汉人杨光先。”
3.揭发罪行的文状。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4.谓以符咒等降伏鬼魅。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寿光侯者,汉章帝时人也。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新唐书·叶法善传》:“世为道士,传阴阳、占繇、符架之术,能厌刻怪鬼。”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南唐又有金陵羽客谭紫霄者,能劾召鬼神,四方道流,从学百余人。”
劾(II)kai
ㄎㄞˋ
〔《广韵》苦戒切,去怪,溪。〕
勤;快。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有顷,又旋绕绳床,劾步渐趍,以至蓬转涡急,但睹衣物成规,倏忽失所。”
按,《集韵·去怪》:“劾,勤力也,一曰勉也。或作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é
1、[弹劾]tán hé
1.君主时代担任监察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2.某些国家对政府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劾(hé):揭发罪状。
2、[自劾]zì hé
检举自己的过失。
3、[收劾]shōu hé
拘捕弹劾。
4、[禁劾]jìn hé
1.监禁问罪。 2.犹克制,制约。
5、[检劾]jiǎn hé
检举弹劾。
6、[验劾]yàn hé
查验审核。
7、[推劾]tuī hé
审问。
8、[空劾]kōng hé
犹诬告。
9、[露劾]lù hé
上奏章公开弹劾。
10、[讯劾]xùn hé
审理判罪。
11、[劾死]hé sǐ
判决死罪。《汉书·律历志上》:“寿王 候课,比三年下,终不服。再劾死,更赦勿劾,遂不更言。”
12、[劾状]hé zhuàng
1.揭发过失或罪行的文状。 2.揭发罪状。
13、[纠劾]jiū hé
亦作“糺劾”。举发弹劾。
14、[投劾]tóu hé
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15、[劾奏]hé zòu
向皇帝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16、[参劾]cān hé
君主时代指向朝廷检举官员的过失或罪行。
17、[系劾]xì hé
囚禁论罪。
18、[论劾]lùn hé
论告弹劾。
19、[奏劾]zòu hé
1.上奏章检举。 2.指代监察官员。
20、[移劾]yí hé
移文弹劾。《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近传三司判官 杨仪 下狱,自御史臺移劾 都亭驛,械缚过市,万目惊骇。”
21、[考劾]kǎo hé
考讯劾罪。《剪灯新话·牡丹灯记》:“闻有 铁冠道人 者,居 四明山 顶,考劾鬼神,法术灵验,汝辈宜往求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会护卫 萧和克 谋杀 伊逊 事觉。伊逊 械繫之,考劾不服,流於边。”
22、[重劾]zhòng hé
严厉弹劾。
23、[劾验]hé yàn
审理查验。
24、[符劾]fú hé
克制鬼神的符咒。
25、[追劾]zhuī hé
追究揭发罪责。
26、[文劾]wén hé
根据律令弹劾。
27、[按劾]àn hé
考查核验;查验弹劾。
28、[劾捕]hé bǔ
审查其罪,加以逮捕。
29、[告劾]gào hé
1.揭发罪状;弹劾过失。《史记·酷吏列传》:“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擅罪人,无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 2.指被人告发弹劾。《汉书·昭帝纪》:“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辽东。”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告者,为人所告也;劾者,为人所劾也。”
30、[厌劾]yàn hé
谓用迷信的方法消灾除邪。
31、[劾系]hé xì
审查罪行,予以拘禁。
32、[劾治]hé zhì
1.审查治罪。 2.指推究、审问。
33、[举劾]jǔ hé
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34、[鞫劾]jū hé
审问判决。
35、[劾案]hé àn
见“劾按”。
36、[魇劾]yǎn hé
用道术、法术镇伏。
37、[绳劾]shéng hé
弹劾;纠正。
38、[诋劾]dǐ hé
诋毁弹劾。
39、[诬劾]wū hé
捏造罪名加以弹劾。
40、[劾按]hé àn
亦作“劾案”。审查核实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