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乃
拼音
kuàng nǎ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uàng的字 拼音为nǎi的字 拼音为kuang的字 拼音为nai的字基础解释
1.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2.何况;况且;而且。详细解释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何况;况且;而且。
《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况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況乃
况乃-诗词曲语辞辞典况乃
1 犹正、适义。
▶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邱。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况乃,犹云正乃也。大意言炎宵难寐,正乃于此际怀旧乡而思内弟也。
▶白居易《友人夜访》诗:“檐间清风簟.松下明月杯。幽意正如此,况乃故人来。”此况乃字跟上句正字来,犹云适有也。见“况”。
2 恍然也。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燸,况乃陵穷发。”说本王闾运。
▶杜甫《江边星月》诗:“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余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言恍如露华凝也。
▶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诗:“今来云雨旷,旧赏梦魂知。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言恍如江枫夕和君诗也。见“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