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拼音
bīng ji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īng的字 拼音为jiā的字 拼音为bing的字 拼音为jia的字基础解释
1.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以孙武、吴起、孙膑等为主要代表。研究军事问题,善于总结战争经验,对后代的军事学有很大的影响。 2.泛指军事家或用兵的人:胜败乃~常事。详细解释
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亦指研究军事的学派。
《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后汉书·朱儁传》:“临军易将,兵家所忌。”《新唐书·王翃传》:“ 王翃 字 宏肱 , 并州 晋阳 人。少治兵家。”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筹·论胜败形势》:“且逆夷之来,事事皆犯兵家之忌:我众彼寡,我逸彼劳,我饱彼飢,我愤彼骄。”
古代指拥兵一方的豪强或军将,亦为部曲私兵之称。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三辅遭 王莽 、 更始 之乱,又遇 赤眉 、 延岑 之弊,兵家纵横,百姓涂炭。”《三国志·魏志·梁习传》:“时承 高干 荒乱之餘,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棊跱。”《三国志·魏志·卫觊传》:“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彊。” 吴晗 《灯下集·谈曹操》:“部曲战时从征,平时的给养得自己想办法,不归郡县管辖,称为兵家。”
魏 晋 时兵士出身称“兵家”。
《晋书·王尼传》:“ 王尼 字 孝孙 , 城阳 人也,或云 河内 人。本兵家子,寓居 洛阳 ,卓犖不羈。初为护军府军士……护军大惊,即与 尼 长假,因免为兵。”参阅 周一良 《<三国志>札记》。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兵家-中華語文大辭典兵家ㄅ丨ㄥ ㄐ丨ㄚbīnɡjiā1.先秦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2.用兵、指揮軍隊的人。[例]~大忌|勝敗乃~常事。
兵家 -中国文化史辞典先秦時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的總稱,也指研究軍事的學術派別。漢初張良、韓信整理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漢書·藝文志》把兵家分為“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的兵權謀家;“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的兵形勢家;“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為主的兵陰陽家;以及重視武藝訓練和體育鍛煉的兵技巧家四類。代表人物有孫武、司馬穰苴、孫臏、吳起等。孫武有《孫子兵法》一書傳世。《孫臏兵法》失傳千餘年,一九七二年四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又被發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bīng jiā
1、这里山高水深,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