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宅使
拼音
liù zhái s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iù的字 拼音为zhái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zha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唐 宋 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后只称六宅使。宋 高承《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六宅》:“《宋朝会要》曰: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云六宅。宋朝 因之。”《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高绍基 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 张仁谦 诣 延州 巡检,绍基 不能匿,始发父丧。”胡三省 注:“《职官分纪》曰: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曰六宅。”详细解释
唐 宋 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后只称六宅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六宅》:“《宋朝会要》曰: 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云六宅。 宋朝 因之。”《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 高绍基 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 张仁谦 诣 延州 巡检, 绍基 不能匿,始发父丧。” 胡三省 注:“《职官分纪》曰: 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曰六宅。”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六宅使-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六宅使
官名。唐玄宗建造大宅供受封诸子分居,称十王宅,以宦官充任十王宅使,管理诸王子事务。嗣封王渐多,或总称十六宅,省称六宅使。宋沿置,通常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二年(1112),改称武节大夫。
六宅使唐宋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后只称六宅使。
●宋高承《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六宅》:“《宋朝会要》曰:唐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云六宅。宋朝因之。”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高绍基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张仁谦诣延州巡检,绍基不能匿,始发父丧。”
胡三省注:“《职官分纪》曰:唐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曰六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