兊
拼音
duì笔顺
丿 ㇏ 𠃋 丶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duì的字 拼音为dui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兑”。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兊-中華大字典1、兊讀音:徒外切,尵去聲,泰韻。釋文:說也。見《玉篇》。〔疑卽兌字之俗省〕。
2、兌讀音:徒外切,尵去聲,泰韻。釋文:
❶說也。見《說文》。《段注》:說者今之悅字。
❷見也。《易雜卦》:~見而巽伏也。
❸穴也。《老子》:塞其~。閉其門。
〔按~借爲閱。閱、同穴〕。
❹言也。見《老子簡文注》。
❺猶聚也。《荀子議兵》:仁人之兵~。則若莫邪之利鋒。
❻謂耳目口鼻也。《淮南道應》:則塞民於~。
❼易直也。《詩皇矣》:松柏斯~。
❽貤易也。〔丁芝仙詩〕:十千~得餘杭酒。〔今之~換、滙~、均此義〕。
❾古之巧人名。《書顧命》:~之戈。
3、兌讀音:吐外切,音娧,泰韻。釋文:通也。成蹊也。《詩緜》:行道~矣。
4、兌讀音:兪芮切,音睿,霽韻。釋文:
❶通銳。《史記天官書》:三星隨北端~。〔漢書天文志作銳〕。
❷幘也。《釋名釋首飾》:幘或曰~。上小下大。~~然也。
❸生瀹葱薤也。《釋名釋飮食》:生瀹葱薤曰~。言其柔滑~~然也。
5、兌讀音:魚厥切,音月,月韻。釋文:同說。《禮記學記》:~命曰。
6、兌讀音:徒活切,音奪,曷韻。釋文:龍~。地名。《史記趙世家》:趙與燕易土。以龍~汾門臨樂與燕。《地當在今直隸安肅縣境》。
7、狲釋文:同兌。見《篇海》。
1、兊讀音:徒外切,尵去聲,泰韻。釋文:說也。見《玉篇》。〔疑卽兌字之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