傖
拼音
cāng笔顺
丿 丨 丿 ㇏ 丶 𠃍 一 一 丿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cāng的字 拼音为cang的字基础解释
1.粗俗;鄙陋。2.引申指卑劣,下賤。3.魏·晉以來,江東對楚人的蔑稱。4.晉·南北朝時,南人對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稱。5.泛指粗鄙之人。6.怯懦。1.7.見“傖儜”。2.1.雜亂貌。3.粗野貌;粗惡貌。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傖-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傖㈠人1012ㄘㄤcāng名庸俗鄙賤的人。如:「愚傖」。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此等書不知出于何傖之手,乃託文章巨公之名,以誑世之聾瞽。」形粗俗、粗鄙。唐.劉禹錫〈楚望賦〉:「傖音俚態,幽怨委曲。」宋.蘇軾〈荊州〉詩一〇首之五:「遊人多問卜,傖叟盡攜龜。」傖㈡人1012(又音)ㄔㄥˊ(又音)chéng㈠之又音。
傖-康熙字典傖
【子集中】【人字部】 傖
★【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𠀤音䚘。鄙賤之稱也。【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玄謨爲老傖。【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傖囊,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