偝
拼音
bèi笔顺
丿 丨 丨 一 ㇀ 丿 乚 丨 𠃌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bèi的字 拼音为bei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背”。详细解释
背向着
偝,向偝。——《广韵》
毋偝立。——《礼记·投壶》
又如:偝立(背向站立)
背弃;违反
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礼记·坊记》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偝-漢語大字典偝
偝bèi 《廣韻》蒲昧切,去隊並。之部。
(1)同“背”。1.背对着。《廣韻·隊韻》:“偝,向偝。”《類篇·人部》:“偝,不正鄉。”《荀子·非相》:“鄉則不若,偝則謾之,是人之二必窮也。”《禮記·投壺》:“勿偝立,毋諭言。”鄭玄注:“偝立,不正鄉前也。”2.违背;背弃。《集韻·隊韻》:“背,違也。或从人。”《禮記·坊記》:“利禄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華陽國志·蜀志》:“漢末夷王及弟隗渠數偝叛。”
(2)裱糊。宋曾慥《類説》卷四十五引《清夜遊西園圖》:“貞觀中禇河南裝偝。”
【偝】11画 2222·7 bèi ㄅㄟˋ 蒲昧切,去,隊韻,並。職部。同“背”。荀子 非相:“鄉(向)則不若,偝則謾之。”禮 投壺:“毋偝立。”注:“偝者,不正鄉前也。”引申爲背棄,違背。禮 坊記:“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