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仆鼓
拼音
yǎn qí pú g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ǎn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pú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pu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详细解释
- 【解释】: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 【出自】: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按字解释
偃:仰面倒下,放倒。
旗: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志,多是长方形、方形或三角形。
仆:向前跌倒。
鼓:敲鼓。
词典解释
偃旗仆鼓-中华成语大词典偃旗仆鼓
【拼音】:yǎn qí pú gǔ
解释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出处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示例
近义词
偃旗卧鼓、偃旗息鼓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偃旗仆鼓见“偃旗息鼓”。
出处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引证
宋-熊克--《中兴小纪·一一·绍兴元年十二月丙寅》:(韩)世忠命诸军偃旗仆鼓,由小路径至凤凰山,绕出贼背,范汝为震怖,以谓从天而降。
故事
宋-熊克--《中兴小纪·一一·绍兴元年十二月丙寅》:(韩)世忠命诸军偃旗仆鼓,由小路径至凤凰山,绕出贼背,范汝为震怖,以谓从天而降。
造句
接龙
鼓乐齐鸣 鸣凤朝阳 阳春有脚 脚踏实地 地尽其利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组词
近义词
yǎn qí pú gǔ
1、[偃旗息鼓]yǎn qí xī gǔ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2、[偃旗卧鼓]yǎn qí wò gǔ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