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借寇

拼音

jiè kòu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è的字 拼音为kòu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拼音为kou的字

基础解释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恂 从行至 颍川,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南朝 梁 何逊《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贪泉 一举巵。”明 张居正《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详细解释

  1.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 , 恂 从行至 颍川 ,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 , 贪泉 一举巵。”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借寇-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借寇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3116

借寇-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借寇借河内、借留
【出典】 《后汉书》卷十六《寇恂传》:“(建武)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即日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释义】 寇恂字子翼,东汉上谷昌平人,光武朝历官河内太守、颍川太守、汝南太守,后以执金吾随帝南征,途经颍川,境内“盗贼悉降”,百姓要求“复借寇君一年”。后世用作称美郡守得民心的典故。
【例句】 ①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竞借。(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2336)这里将前施州刺史郑典设比作寇恂。②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杜甫《奉寄章十侍御》2472)章侍御时自梓州刺史罢职内迁,这里以寇恂相比,谓梓州百姓有借留之意。③宠渥征黄渐,权宜借寇频。(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2548)韦中丞自衡州刺史调任潭州刺史,所以这里以寇恂被借相比。④紫诰征黄晚,苍生借寇频。(钱起《送王使君移镇淮南》2658)这里以借寇恂比拟王使君移镇淮南。⑤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皇甫冉《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2806)这里将樊润州比作寇恂。⑥试与惸嫠话,犹坚借寇心。(窦常《奉使西还早发小涧馆寄卢滁州迈》3030)这里将卢滁州比作寇恂。⑦传书问渔叟,借寇尔何因。(卢纶《和赵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3140)这里以寇恂比拟赵端公所上的和州家兄。⑧用拙怀归去,沉痾畏借留。(羊士谔《晚夏郡中卧疾》3706)作者时任刺史,这里以“畏借留”自述怀归之望。⑨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4516)这里以“苍生借寇恂”为喻,称颂开元时代地方官清廉受到人民的爱戴。⑩那知不隔岁,重借寇恂来。(白居易《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5047)这里用“借寇恂”喻指钱左丞再次出任华州刺史,称颂他受到百姓的拥戴。(11)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7468)这里以寇恂喻指吕郎中。谓朝廷很快就会将卓有政绩的吕氏调回朝廷。(12)道穷谩有依刘感,才急应无借寇期。(罗隐《霅溪晚泊寄裴庚子》7588)这里反用“借寇”典,谓朝廷将很快将裴氏调回朝廷,不会同意地方对他的挽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借寇的反义词 借寇的近义词 借寇的同音词 佥谋 黠羌 兰署 忧惨 勋伐 屡盟 虔刘 委叶 借寇的借是什么意思 借寇的寇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借寇的词语
  • 借能组什么词
  • 借能组什么词语
  • 借可以组什么词
  • 借可以组什么词语
  • 借字可以组什么词
  • 借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借字能组什么词
  • 借字能组什么词语
  • 借字开头的成语
  • 借字结尾的成语
  • 寇能组什么词
  • 寇能组什么词语
  • 寇可以组什么词
  • 寇可以组什么词语
  • 寇字可以组什么词
  • 寇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寇字能组什么词
  • 寇字能组什么词语
  • 寇字开头的成语
  • 寇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