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貂
拼音
shì zhōng diā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diāo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diao的字基础解释
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详细解释
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侍中貂-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侍中貂
【出典】 唐·杜甫《诸将五首》其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清·仇兆鳌注:“《唐书》:‘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与左右常侍、中书令,并金蝉珥貂。’”(见《杜诗详注》卷一六)参见“七叶貂蝉”条。
【释义】 杜甫诗以“插侍中貂”表明诸将总戎而兼侍中衔。
【例句】 清彻已倾螺子水,黑头宜著侍中貂,天马拟归朝。(刘辰翁《法驾导引·寿治中》3234)这里用本典颂美寿主英年有为通显在即。
侍中貂唐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唐杜甫《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郁达夫《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苏武节,朝廷宴赐侍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