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之学
拼音
yī luò zhī xu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luò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xué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luo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xue的字基础解释
指 宋 程颢、程颐 的理学。详细解释
指 宋 程颢 、 程颐 的理学。
程 氏兄弟 洛阳 人,讲学 伊 洛 之间,故称。《宋史·隐逸传下·刘勉之》:“时 蔡京 用事,楚止毋得挟 元祐 书,自是 伊 洛 之学不行。” 明 宋濂 《赠林经历赴武昌都卫任序》:“南渡后,以 伊 洛 之学倡东南者,实自 艾轩 始也。”亦省称“ 伊洛 ”。 宋 陈亮 《书伊洛遗礼后》:“ 伊 洛 遗礼,其可见者惟婚与丧祭,仅存其一二,今以附诸《补亡》之后。”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之礼。稍长读书,益悟浮华放浪之非,深究 伊 洛 之源流,蔚为儒者宗师。”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伊洛之学-汉语大词典伊洛之学指宋程颢、程颐的理学。
程氏兄弟洛阳人,讲学伊洛之间,故称。
●《宋史·隐逸传下·刘勉之》:“时蔡京用事,楚止毋得挟元佑书,自是伊洛之学不行。”
●明宋濂《赠林经历赴武昌都卫任序》:“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东南者,实自艾轩始也。”亦省称“伊洛”。
●宋陈亮《书伊洛遗礼后》:“伊洛遗礼,其可见者惟婚与丧祭,仅存其一二,今以附诸《补亡》之后。”
●清刘大櫆《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公少而卓荦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闱之训,言动皆必之礼。稍长读书,益悟浮华放浪之非,深究伊洛之源流,蔚为儒者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