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踵可待
拼音
qǐ zhǒng kě dà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ǐ的字 拼音为zhǒng的字 拼音为kě的字 拼音为dài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拼音为dai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按字解释
企踵:抬起脚后跟。
可:在这里是一个副词,表示“可以”或“能够”。
待:等待
词典解释
企踵可待-汉语大词典企踵可待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后汉书·王符传》:“今使贡士必覈以实,其有小疵,勿彊衣饰,出处默语,各因其方,则萧、曹、周、韩之伦,何足不致,吴、邓、梁、窦之属,企踵可待。”
●宋司马光《上皇帝疏》:“治平之期,企踵可待。”
企踵可待
【拼音】:qǐ zhǒng kě dài
解释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出处
宋·司马光《上皇帝疏》:“治平之期,企踵可待。”
示例
宋·司马光《上皇帝疏》:“治平之期,~。”
近义词
企足而待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即将成功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则萧、曹、周、韩之伦,何足不致,吴、邓、梁、窦之属,企踵可待。”引证
宋-司马光--《上皇帝疏》:中外闻者,无不感泣,知大行皇帝能为天下得人,治平之期,企踵可待。
清-夏之蓉--《读史提要录·北朝齐》:高澄得国垂二载,恣行无道,谋受魏禅,使不遇兰京之弑,则东魏之亡,已企踵可待。
故事
宋-司马光--《上皇帝疏》:中外闻者,无不感泣,知大行皇帝能为天下得人,治平之期,企踵可待。
清-夏之蓉--《读史提要录·北朝齐》:高澄得国垂二载,恣行无道,谋受魏禅,使不遇兰京之弑,则东魏之亡,已企踵可待。
造句
接龙
待价藏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qǐ zhǒng kě dài
1、[企足而待]qǐ zú ér dài
也说翘足而待。抬起脚后跟来等着。表示很快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