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易暴
拼音
yǐ bào yì b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ǐ的字 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基础解释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详细解释
- 【解释】: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示例】: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也,游移不敢即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
按字解释
以:用,拿。
暴:凶恶残酷的,又猛又急的。
易:替换。
暴:凶恶残酷的,又猛又急的。
词典解释
以暴易暴-中华成语大词典以暴易暴
【拼音】:yǐ bào yì bào
解释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示例
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也,游移不敢即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
近义词
以暴易乱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残暴统治
英文
substitute one tyrant with another
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伯夷与叔齐都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互相推让都不愿为王,跑到周文王那里。文王死后,武王要出兵讨伐暴君商纣王,出发那天,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他不要采取军事行动,认为“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以暴易暴以暴易暴丨ˇ ㄅㄠˋ 丨ˋ ㄅㄠˋyǐbào-yìbào用暴力的手段來對付暴力。意指雖驅除既有的暴力,但暴力的行徑依然不變。[例]以戰爭鎮壓恐怖攻擊,結果仍是兩敗俱傷,豈不是~嗎?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引证
清-冯玉祥-第三四章-《我的生活》:革命必须有纪律,有组织,革命不是以暴易暴。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夫以暴易暴,古人以为嗤。
清-李光地--《读诸葛武侯传》:以暴易暴而助乱略,多杀不辜而得天下,事虽成,其本蹶矣。
明-刘基--《拟连珠》:盖闻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所无成。
清-沈起凤--《谐铎·丐妇殉节》:以彼遇我虐,故强颜事君子,若相逼,是以暴易暴,相去几何?
故事
清-冯玉祥-第三四章-《我的生活》:革命必须有纪律,有组织,革命不是以暴易暴。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夫以暴易暴,古人以为嗤。
清-李光地--《读诸葛武侯传》:以暴易暴而助乱略,多杀不辜而得天下,事虽成,其本蹶矣。
明-刘基--《拟连珠》:盖闻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所无成。
清-沈起凤--《谐铎·丐妇殉节》:以彼遇我虐,故强颜事君子,若相逼,是以暴易暴,相去几何?
造句
yǐ bào yì bào
1、中国人有以暴易暴的传统美德。
接龙
暴露无遗 遗笑大方 方寸不乱 乱箭攒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yǐ bào yì bào
1、[以眼还眼]yǐ yǎn huán yǎn
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2、[以暴易乱]yǐ bào yì luàn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反义词
yǐ bào yì bào
1、[以柔克刚]yǐ róu kè gāng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