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拼音
tā shān zhī sh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ā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ta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他山:别的山。
之: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石: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词典解释
他山之石-教育部成語典【台湾】他山之石㊣ㄊㄚ ㄕㄢ ㄓ ㄕˊtā shān zhī shí釋義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託無愧之銘,跋涉載勞於千仞,訪他山之石,東西向踰萬里。」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4731他山之石備註頻11書中國成語大辭典、簡明實用成語辭典、實用成語辭典(1)(2)(1)、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辨正辭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辨正辭典、成語典號FL00000031739
他山之石-中华成语大词典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解释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示例
所谓可资‘~’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小引》
近义词
引以为戒、前车之鉴
反义词
重蹈覆辙
语法
作主语、宾语;指可以借鉴的东西
出处
引证
清-张式-四四五-《燕昭王筑黄金台赋》:知夫乔林之木可选,他山之石可转,将在物之非珍,谓求贤之不显。
明-吴甡--《柴庵疏集·八·惊闻新命敬剖愚忠疏》:督抚诸臣,承凋敝之后,处万分危难之地,其才皆足有为,责任匪轻,安危与共,宜联络一心,呼吸相应。臣愿时时效他山之石,谋断相资,雷同非福。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
明-李贽--《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尽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讪,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现代-李欣--《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愿意对你提供些个人意见。不过,这只是“他山之石”,供你琢磨而已。
故事
清-张式-四四五-《燕昭王筑黄金台赋》:知夫乔林之木可选,他山之石可转,将在物之非珍,谓求贤之不显。
明-吴甡--《柴庵疏集·八·惊闻新命敬剖愚忠疏》:督抚诸臣,承凋敝之后,处万分危难之地,其才皆足有为,责任匪轻,安危与共,宜联络一心,呼吸相应。臣愿时时效他山之石,谋断相资,雷同非福。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
明-李贽--《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尽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讪,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现代-李欣--《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愿意对你提供些个人意见。不过,这只是“他山之石”,供你琢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