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
拼音
rén shēn guǒ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én的字 拼音为shēn的字 拼音为guǒ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仙果。《西游记》第二四回:“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老残游记》第二回:“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严薇青 注:“神话传説中的仙果,相传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成熟,状如刚出生的婴儿。人吃了长生不老。” 2.蕨类植物的一种。陈石峻《驯狮的人》:“这个可怜的姑娘已经怀了孕……靠着挖些山上的人参果吃活命。”详细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仙果。
《西游记》第二四回:“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老残游记》第二回:“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严薇青 注:“神话传説中的仙果,相传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成熟,状如刚出生的婴儿。人吃了长生不老。”
蕨类植物的一种。
陈石峻 《驯狮的人》:“这个可怜的姑娘已经怀了孕……靠着挖些山上的人参果吃活命。”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人参果-人参果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Rén Shēn Guǒ
【别名】
人头七、开口箭
【来源】
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晒干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根球状或卵状,径约1厘米,干燥后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具纵皱。茎直立,高15~35厘米。叶互生,通常2枚,生于茎下部,稀有3枚;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匣米,宽1~2厘米,先端尖,基部抱茎,全缘,平行脉。穗状花序顶生,长3~20厘米;花黄绿色,唇瓣无距,3裂。蒴果长圆形,长约6毫来。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东北及甘肃、陕西、河北等地。
【性味】
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治神经衰弱,口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泡黄酒饮。
【摘录】
《*辞典》
人参果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略云,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此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猪八戒、孙悟空等竟窃而食之。按:《述异记》卷上云:“大食王国,在西海中。有一方石,石上多树,千赤叶青,枝上总生小儿,长六七寸,见人皆笑,动其手足,头著树枝。使摘一枝,小儿便死。”人参果之说,当即本此。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王母之池第十一》已有王母蟠桃入池化为小儿,再化为乳枣,猴行者取以食法师,“后(法师)东归于唐朝,遂吐于西川,至今此地生人参”之说,知《西游记》五庄观事亦早有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