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
拼音
pán tá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án的字 拼音为táo的字 拼音为pan的字 拼音为tao的字基础解释
1.桃的一种,果实扁圆形,果肉味甜。 2.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扁桃。 3.神话中的仙桃。详细解释
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见“ 蟠桃胜会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蟠桃-中華語文大辭典蟠桃蟠桃ㄆㄢˊ ㄊㄠˊpántáo1.植物名。落葉小喬木。果實也叫蟠桃,呈中心凹陷的扁圓形,味甜,核小。是一種經農業栽培變種的桃樹。也作「扁桃」。2.神話中的仙桃。
蟠桃-典故小词典神话传说中的仙桃。
〔出典〕《艺文类聚》引《山海经》:“东海有山, 名度速山, 有大桃树, 屈蟠三千里,曰蟠桃。”
〔用例一〕唐代章孝标《送金可纪归新罗》:“想把文章含夷乐,蟠桃花里醉人参。”( 新罗:在今朝鲜。人参: 指人参酒。)
〔用例二〕唐代李群玉《洞庭风雨二首》其二:“阳乌犹曝翅, 真恐湿蟠桃。”( 恐湿蟠桃, 比喻风浪之高。)“丿”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pán táo
1、新上市的蟠桃颜色鲜艳,味道香甜。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pán táo
1、[仙桃]xiān táo
1.神话传说中供 西王母 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不是妖怪,乃 王母娘娘 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 2.泛称桃树或桃实。唐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3.称禁苑中的桃。唐 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2、[寿桃]shòu táo
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制成,也有用鲜桃的。神话中,西王母做寿,设蟠桃会招待群仙,所以一般习俗用桃来做庆寿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