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极之悔
拼音
kàng jí zhī hu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àng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huǐ的字 拼音为kang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基础解释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详细解释
- 【解释】: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 【出自】:《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晋书·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按字解释
亢:至高的。
极:顶点;最高地位。
之: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悔:灾祸。
词典解释
亢极之悔-中华成语大词典亢极之悔
【拼音】:kàng jí zhī huǐ
解释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出处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抱朴子·内篇》:“俯无倨鵄之呼,仰无亢极之悔,人莫之识,邈矣辽哉”
示例
今明公忘~,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晋书·齐王冏传》
近义词
亢龙有悔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比喻盛久必衰
出处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晋书·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引证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俯无倨鵄之呼,仰无亢极之悔,人莫之识,邈矣辽哉。
唐-房玄龄等--《晋书·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故事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俯无倨鵄之呼,仰无亢极之悔,人莫之识,邈矣辽哉。
唐-房玄龄等--《晋书·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造句
接龙
悔恨交加 加人一等 等闲之辈组词
近义词
kàng jí zhī huǐ
1、[亢龙有悔]kàng lóng yǒu huǐ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