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荤三厌
拼音
wǔ hūn sān y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hūn的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yàn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hun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为中国古代的“斋戒”饮食的禁忌,最早为道家、儒家所推崇,后被外来宗教引用。五荤:西方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薹、胡荽、薤为五荤;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五荤:即五辛,佛教指大蒜、韭菜、薤、葱、兴渠(根像萝卜,气味像蒜)五种有气味的蔬菜。
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
词典解释
五荤三厌-中华成语大词典五荤三厌
【拼音】:wǔ hūn sān yàn
解释
五荤:佛教忌食的五种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泛指饮食的禁忌。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九回:“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同:五葷三厭
出处
引证
清-陈忱-二四回-《水浒后传》:那头陀五荤三厌没有一样忌的,共涛尽情供养,已成了莫逆相知。
故事
清-陈忱-二四回-《水浒后传》:那头陀五荤三厌没有一样忌的,共涛尽情供养,已成了莫逆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