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士
拼音
xiāng s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1.《周礼》官名。执掌本乡兼掌国中的狱讼。《周礼·秋官·乡士》:“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郑玄 注:“言掌国中,此主国中狱也。六乡之狱在国中。” 2.犹乡绅。唐 元稹《月三十韵》:“司存委乡士,新拜出郊畿。”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中:“煇 在 上饶,於乡士 余公 座上,因论诗。” 3.古代赐给耆老的爵号名。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里士乡士》:“洪武 十九年六月二十日,詔赐耆老粟帛…… 应天 凤阳 民八十以上,天下民九十以上赐爵乡士,与县官平礼,并免杂役,冠带服色别议颁行,正官岁一存问。”清 大汕《海外纪事》卷六:“日惧羣黎之未安,为田里树畜以养之,学校以教之,使率由於日用孝弟之中,秀良特出者,则有乡士遂士之荐,干旄爵秩之荣,遂以为君相之爱之如是其至也。”详细解释
《周礼》官名。执掌本乡兼掌国中的狱讼。
《周礼·秋官·乡士》:“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 郑玄 注:“言掌国中,此主国中狱也。六乡之狱在国中。”
犹乡绅。
唐 元稹 《月三十韵》:“司存委乡士,新拜出郊畿。”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中:“ 煇 在 上饶 ,於乡士 余公 座上,因论诗。”
古代赐给耆老的爵号名。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里士乡士》:“ 洪武 十九年六月二十日,詔赐耆老粟帛…… 应天 凤阳 民八十以上,天下民九十以上赐爵乡士,与县官平礼,并免杂役,冠带服色别议颁行,正官岁一存问。”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六:“日惧羣黎之未安,为田里树畜以养之,学校以教之,使率由於日用孝弟之中,秀良特出者,则有乡士遂士之荐,干旄爵秩之荣,遂以为君相之爱之如是其至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乡士-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乡士
官名。《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乡士,设上士八人,中士十六人,旅下士三十二人,以下有府、史、胥、徒等人员。西周春秋时有乡与遂对立的制度(参见“乡遂制度”、“乡师”各条),乡士掌乡的狱讼、遂士掌遂的狱讼。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于夏官府大司寇卿下有刑部中大夫,下刑部下大夫。刑部所属有乡法上士、中士及遂法上士、中士,即以乡士、遂士为据,乡遂制度久为陈迹,只以古人所说距国都百里以内为乡,以外至二百里为遂。
乡士1.《周礼》官名。执掌本乡兼掌国中的狱讼。
●《周礼·秋官·乡士》:“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
郑玄注:“言掌国中,此主国中狱也。六乡之狱在国中。”
2.犹乡绅。
●唐元稹《月三十韵》:“司存委乡士,新拜出郊畿。”
●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中:“辉在上饶,于乡士余公座上,因论诗。”
3.古代赐给耆老的爵号名。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里士乡士》:“洪武十九年六月二十日,诏赐耆老粟帛……应天凤阳民八十以上,天下民九十以上赐爵乡士,与县官平礼,并免杂役,冠带服色别议颁行,正官岁一存问。”
●清大汕《海外纪事》卷六:“日惧群黎之未安,为田里树畜以养之,学校以教之,使率由于日用孝弟之中,秀良特出者,则有乡士遂士之荐,干旄爵秩之荣,遂以为君相之爱之如是其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