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
拼音
jiǔ b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ǔ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bu的字基础解释
1.指各个区域。 2.即九州。详细解释
指各个区域。
《山海经·西山经》:“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郭璞 注:“主九域之部界、天帝苑囿之时节也。”
即九州。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畅轂鏤膺, 燕 南 赵 北,若水将通,九部可勒。” 倪璠 注:“九部,九州。” 谭作民 《噩梦》诗:“ 黄帝 穆王 相郊迎,随詔 肩吾 檄九部。”参见“ 九州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九部-汉语大词典九部1.指各个区域。
●《山海经·西山经》:“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郭璞注:“主九域之部界、天帝苑囿之时节也。”
2.即九州。
●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畅毂镂膺,燕南赵北,若水将通,九部可勒。”
倪璠注:“九部,九州。”
●谭作民《噩梦》诗:“黄帝穆王相郊迎,随诏肩吾檄九部。”
参见“九州”。
九部乐隋及唐初宫廷的九部宴会乐曲。
●《隋书·音乐志下》:“隋开皇初,定置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七部乐。及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
●唐武德初,去天竺、文康(即礼毕),增燕乐和扶南,仍为九部。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高宗将会百官命妇于宣政殿,并设九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