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
拼音
jiǔ pà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ǔ的字 拼音为pài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pai的字基础解释
泛指长江的很多支流。唐王维《江汉临泛》诗:“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派:水的支流。详细解释
长江 在 湖北 、 江西 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 长江 。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禹 凿 江 以通於九派,洒五湖而定 东海 。” 晋 郭璞 《江赋》:“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阳 。” 唐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大 江 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明 徐祯卿 《彭蠡》诗:“地涌三辰动, 江 连九派深。”
浔阳 的别称。即今 江西 九江 。
《北齐书·文宣帝纪》:“詔 梁王 萧庄 为 梁 主,进居 九派 。”《南史·梁武帝纪》:“畜兵 九派 ,用拟勤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九派-汉语大词典九派1.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
●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凿江以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
●晋郭璞《江赋》:“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
●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明徐祯卿《彭蠡》诗:“地涌三辰动,江连九派深。”
2.浔阳的别称。即今江西九江。
●《北齐书·文宣帝纪》:“诏梁王萧庄为梁主,进居九派。”
●《南史·梁武帝纪》:“畜兵九派,用拟勤王。”
【九派】原指 江西 九江市北的一段 長江。這裏江水有九箇支流,故叫九派。漢 劉向 説苑一 君道:“(禹)鑿 江通於九派,灑五湖而定 東海。”文選 晉 郭景純(璞)江賦:“源二分於 崌 崍,流九派乎 潯陽。”也泛指 長江。南朝 宋 鮑照 鮑氏集七 登黃鶴磯詩:“三崖隱丹磴,九派引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