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
拼音
jiǔ wě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ǔ的字 拼音为wěi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基础解释
1.九尾狐的简称。古人以为瑞兽。 2.借为妖媚多诈的象征。 3.泛指妖狐。详细解释
九尾狐的简称。古人以为瑞兽。
《北齐书·文宣帝纪》:“禎符显见,史不停笔,既连百木,兼呈九尾。”《隋书·音乐志中》:“朱雀降,黄玉表。九尾驯,三足扰。化之定,至矣哉!”
借为妖媚多诈的象征。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施氏 惑主工於九尾,杀人毒於两头。”
泛指妖狐。
《剪灯馀话·胡媚娘传》:“九尾尽诛,万劫不赦。 耀州 衙速令清净, 新郑 驛永絶根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九尾-汉语大词典九尾1.九尾狐的简称。古人以为瑞兽。
●《北齐书·文宣帝纪》:“祯符显见,史不停笔,既连百木,兼呈九尾。”
●《隋书·音乐志中》:“朱雀降,黄玉表。九尾驯,三足扰。化之定,至矣哉!”
2.借为妖媚多诈的象征。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施氏惑主工于九尾,杀人毒于两头。”
3.泛指妖狐。
●《剪灯余话·胡媚娘传》:“九尾尽诛,万劫不赦。耀州衙速令清净,新郑驿永绝根苗。”
九尾龟
明陆粲《庚巳编》卷十:“海宁百姓王屠与其子山行,遇渔父持巨龟,径可尺余。买龟系著柱下,将羹之。邻居有江右商人见之,告其邸翁,请以千钱赎焉。翁怪其厚。商曰:‘此九尾龟,神物也。’因偕往验之。商踏龟背,其尾之两旁,露小尾各四,便持钱乞王。王不肯,便烹作羹,父子共啖。是夕大水,自海中来,平地高三尺许,床榻尽浮,十余刻始退。及明午,翁怪王屠父子不起,坏户入视之,但见衣衾在床,父子都不知去向。人或云,害神龟,为水府摄去杀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