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九卿

拼音

jiǔ qīng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ǔ的字 拼音为qīng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

基础解释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周朝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宗伯、司徒、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秦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汉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为大司农。魏晋以后设尚书主管各部行政,九卿专掌部分事务,职任较轻。明清时有大小九卿之别,说法上也有差异,殊难确定。

详细解释

  1. 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

    《周礼·考工记·匠人》:“外有九室,九卿居焉。” 郑玄 注:“六卿三孤为九卿,三孤佐三公论道,六卿治六官之属。”历代多设九卿。 周 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 以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 汉 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即九卿)。以后各朝的名称、司职略有不同。

  2. 星座名。

    汉 张衡 《周天大象赋》:“五座参一帝之谋,九卿踵三公之跡。”《晋书·天文志上》:“三公北三星曰九卿内坐,主治万事,九卿西五星曰内五诸侯,内侍天子,不之国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九卿 -中国文化史辞典

官名。周代以少師、少傅、少保、塚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秦以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為九卿。漢改奉常為太常,郎中令為光祿勳,典客為大鴻臚,治粟內史為大司農(一度為大農令)。魏、晉後設尚書公主各部行政,九卿事權受到削弱,僅專掌一部分事務。南朝梁加卿字以名官。北齊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大府。明改宗正為宗人府,廢衛尉、司衣、太府,以六部尚書、都察院都禦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大九卿);以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為小九卿。清代以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太仆寺、通政司、宗人府、鑾儀衛為九卿;以宗人府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為小九卿。清代在諭旨中,常以六部九卿並稱,可知六部尚書不在九卿之內,然對九卿所指亦無明確規定。

九卿-中国历史辞典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魏晋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任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大九卿为六部(礼、户、吏、兵、刑、工)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一般不将六部尚书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指某几种官,无明文规定。小九卿则指宗人府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九卿的反义词 九卿的近义词 九卿的同音词 御史大夫 宰辅 朝官 廷尉 长史 相国 太仆 属官 九卿的九是什么意思 九卿的卿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九卿的词语
  • 九能组什么词
  • 九能组什么词语
  • 九可以组什么词
  • 九可以组什么词语
  • 九字可以组什么词
  • 九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九字能组什么词
  • 九字能组什么词语
  • 九字开头的成语
  • 九字结尾的成语
  • 卿能组什么词
  • 卿能组什么词语
  • 卿可以组什么词
  • 卿可以组什么词语
  • 卿字可以组什么词
  • 卿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卿字能组什么词
  • 卿字能组什么词语
  • 卿字开头的成语
  • 卿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