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儒十丐
拼音
jiǔ rú shí gà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ǔ的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gài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gai的字基础解释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详细解释
- 【解释】: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 【出自】: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按字解释
九: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儒:旧时指读书人。
十: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丐:乞丐。
词典解释
九儒十丐-中华成语大词典九儒十丐
【拼音】:jiǔ rú shí gài
解释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出处
元·谢枋得《谢叠山集·送方伯载三山序》:“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
示例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清·赵翼《陔余丛考》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下等人
九儒十丐九儒十丐ㄐ丨ㄡˇ ㄖㄨˊ ㄕˊ ㄍㄞˋjiǔrú-shíɡài清‧趙翼《陔餘叢考‧九儒十丐》:「鄭所南又謂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指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讀書人與乞丐被列為第九、第十最末二等。
出处
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引证
清-王玉树--《经史杂记·元尚风雅》:案有元一代,文学甚轻,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谣,科举亦屡兴屡废。
近现代-邵瑞彭--《十年说梦图序》:千门万户,如画汉宫;九儒十丐,欲竞稷下。
故事
清-王玉树--《经史杂记·元尚风雅》:案有元一代,文学甚轻,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谣,科举亦屡兴屡废。
近现代-邵瑞彭--《十年说梦图序》:千门万户,如画汉宫;九儒十丐,欲竞稷下。
造句
jiǔ rú shí gài
1、这种“九儒十丐”的局面却带来了元曲的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