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食西宿
拼音
dōng shí xī s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ōng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sù的字 拼音为do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su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 【出自】:汉·应邵《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示例】:“~”,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按字解释
东:方向,太阳出来的那一边,跟“西”相对。
食:吃。
西: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跟“东”相对
宿:住,过夜,夜里睡觉。
词典解释
东食西宿-汉语大词典东食西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汉应劭《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后因以“东食西宿”比喻贪得之人唯利是图。
●清钱谦益《康文初六十序》:“有人于此,视诸公之乘辕而反之,朝秦而暮楚,东食而西宿,曰:余曷不至于公卿?”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黄英曰:‘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
东食西宿
【拼音】:dōng shí xī sù
解释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出处
汉·应邵《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示例
“~”,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近义词
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成语故事
齐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东西两家公子同时来求婚,东家公子很富有但相貌丑陋,西家公子是一个英俊的穷书生,姑娘的父母很为难,叫姑娘自己定夺,她说两个都愿意嫁,白天在东家吃饭,晚上去西家睡觉
出处
汉·应邵《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引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
清-蓝鼎元--《鹿洲公案·云落店私刑》:阿显家在恶溪韩文公驱鳄之处,无父母妻子,孑然一身,东食西宿。
清-张荫桓-卷七-《三洲日记》:先往下榻,厨灶未备,仍是东食西宿。
当代-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他集中反对了文学作品的“过度商品化”与“纯粹清客化”,以及与人相应的“空头作家”“朝秦暮楚”与“东食西宿”行为。
故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
清-蓝鼎元--《鹿洲公案·云落店私刑》:阿显家在恶溪韩文公驱鳄之处,无父母妻子,孑然一身,东食西宿。
清-张荫桓-卷七-《三洲日记》:先往下榻,厨灶未备,仍是东食西宿。
当代-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他集中反对了文学作品的“过度商品化”与“纯粹清客化”,以及与人相应的“空头作家”“朝秦暮楚”与“东食西宿”行为。
造句
dōng shí xī sù
1、“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
2、此人东食西宿,可得提防着点儿。
接龙
宿弊一清 清浊同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蠹啄剖梁柱 柱石之臣 臣心如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dōng shí xī sù
1、[贪得无厌]tān dé wú yàn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2、[唯利是图]wéi lì shì tú
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3、[东奔西走]dōng bēn xī zǒu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4、[食宿相兼]shí sù xiāng jiān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