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正
拼音
chǒu zhè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ǒu的字 拼音为zhèng的字 拼音为chou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基础解释
谓嫉害正直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叔敖 曰:《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杨伯峻 注:“恶、丑同义,直、正同义,恶直即丑正,同义复语。言嫉害正直者。”唐 韩偓《感事三十四韵》:“嗾獒翻丑正,养虎欲求全。”清 黄宗羲《谈孺木墓表》:“况革除之事,杨文贞 未免失实;泰陵 之盛,焦泌阳 又多丑正。”详细解释
谓嫉害正直的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叔敖 曰:《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杨伯峻 注:“恶、丑同义,直、正同义,恶直即丑正,同义复语。言嫉害正直者。”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嗾獒翻丑正,养虎欲求全。” 清 黄宗羲 《谈孺木墓表》:“况革除之事, 杨文贞 未免失实; 泰陵 之盛, 焦泌阳 又多丑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丑正-汉语大词典丑正谓嫉害正直的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叔敖曰:《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杨伯峻注:“恶、丑同义,直、正同义,恶直即丑正,同义复语。言嫉害正直者。”
●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嗾獒翻丑正,养虎欲求全。”
●清黄宗羲《谈孺木墓表》:“况革除之事,杨文贞未免失实;泰陵之盛,焦泌阳又多丑正。”
党邪丑正
【拼音】:dǎng xié chǒu zhèng
解释
犹言党邪陷正。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出处
《明史·路振飞传》:“崇祯四年征授御史,疏劾周延儒卑污奸险,党邪丑正,祈立斥以清揆路。”
示例
近义词
党邪陷正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坏人